【安慶日報】創新工作方法 化解矛盾糾紛
本報訊 近日,宿松縣人民法院復興法庭首次利用“執前扣劃保全財產”方式在審理階段化解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
宿松某農資經營部與朱某因買賣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要求朱某支付欠付的貨款及相應的逾期利息,并在訴訟階段申請了財產保全,法院依法凍結了朱某名下銀行賬戶部分款項。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發現雙方當事人對案件的事實無實質性爭議,朱某亦表示愿意支付貨款,只是目前難以做到一次性付清。在法官的積極引導和協調下,雙方就分期還款方案基本達成一致,但在第一期款項如何支付的問題上產生了較大分歧。朱某表示“名下的銀行賬戶已保全凍結,無其他資金來支付貨款,需要賬戶解凍后才能支付,且擔心進入執行程序影響個人征信”。宿松某農資經營部則堅決不同意,認為“先解凍、再支付”的方式存在財產隨時被轉移的風險。雙方為此陷入調解僵局。
一般情況下,案件只有進入執行階段,法院才能通過直接扣劃的方式將保全款項支付給申請執行人,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當事人的時間成本。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立審執協調配合推動矛盾糾紛執前化解的工作指引》的有關規定,承辦法官建議雙方可通過法院以“扣劃保全財產”替代“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方式解決分歧。在執行局的配合下,宿松某農資經營部很快收到了第一期款項。至此,該起糾紛得以順利解決。
宿松縣人民法院復興法庭創新工作方法,以“執前扣劃保全財產”的方式圓滿地化解了矛盾糾紛,這種方式不僅有效地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突破了傳統的操作模式,拓寬了矛盾糾紛化解新思路。下一步,宿松縣人民法院復興法庭將不斷探索優化工作方式,推動矛盾化解由“末端執”向“源頭治”轉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通訊員 張旭東)【2024年12月11日第A08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