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展現水鄉風貌 留住美麗鄉愁
拉網起魚歡快現場。(資料圖片)
“小時候出門都是土路,周邊雜草叢生,還有私搭亂放現象。現在真是煥然一新,節假日帶孩子回來看看父母,就像度假一樣。”金秋時節,安慶市宿松縣千嶺鄉竹墩村一位“80后”村民說。
遙望是田疇如畫、沃野錦繡,眼前是湖水蕩漾、碧波萬頃……漫步湖畔村落,給人一份遺世獨立的寧靜和詩意棲居的享受。
竹墩村歷史上就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其瀕臨龍感湖和大官湖,三面環水,形成島狀特色村落,巧妙地和生態濕地相伴而生,相映成趣,良田濕地環抱,周邊植被茂密。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深化“千萬工程”,聚焦“名縣美鄉”,堅持“內外”兼修,體現“形神”俱美,不斷擦亮美麗鄉村的“生態底色”,擘畫出一幅“景秀、業興、風淳、人和”的美麗鄉村新畫卷,竹墩村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全鄉美麗鄉村的建設示范。
走進村里,白墻黛瓦的房屋錯落有致,宅前屋后干凈整潔,小游園綠樹成蔭,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躍然眼前。
所行之路皆風景,在湖邊,一座投資超300億元的大型濕地公園已初具規模,這是宿松縣積極探索大湖生態保護利用的破題之作。讓大湖“水清、岸綠、草豐、魚美”,為未來謀,為子孫謀。如今,大湖大治,是宿松上下的共識。
經過幾年的努力,濕地生態系統日趨穩定,生物多樣性明顯豐富,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遷徙水鳥種類、數量明顯增加,白鶴、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成群歸來……碧波綠葦、候鳥翩躚的生態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竹墩村是宿松“藍莓第一村”,2019年,安徽林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安徽藍魅公司,率先在這里流轉1300畝土地,栽植藍莓。同步建成3000立方米藍莓冷鏈系統,初步完成從藍莓種植、藍莓冷鏈、藍莓果酒等延伸產品的生產加工到藍莓園的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藍莓全產業鏈建設。曾經的荒山禿嶺已經成為“藍莓之海”。在藍莓成熟季,果實個個顆粒飽滿,包裹著一層厚厚的果霜,形似藍色“瑪瑙”,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味采摘樂趣。
在發展產業讓群眾富起來的同時,竹墩村大力推進“鄉村林果化、宅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示范點建設,讓村子美起來。如今,開窗見花、出門見綠、抬頭見果、處處見林的景觀效果已經初顯,全村走出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所愛之事皆鄉愁。湖上魚滿倉,秋風鰱魚肥。外地游子最想看的就是拉網起魚。
“隨著網口的縮小,網中的魚猶如開水中沸騰的餃子,跳躍翻騰,濺起陣陣水花。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總是喜上眉梢,倍感興奮。”在外地從事水產經營的一位村民說,平常總是魚還沒上岸,外地客商就早早在岸邊等候了,盼望著將收獲的大魚,趁鮮運往全國各地。
“這邊水質好,魚的品質好,經銷商對魚的品質要求很嚴格。今天我們要買十萬斤左右的鮮魚,銷往浙江、廣東、福建等地。”一位江西客戶說。
在竹墩村,除了魚類、蝦類、蟹類、貝類等各類水產品外。還有茭白、蓮藕、菱角、荸薺、芡實等湖鮮,每一樣都讓外出的村民牽腸掛肚、魂牽夢繞,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途徑郵購,那是最濃郁的鄉愁,最美好的感覺。
(司 舜 羅新成) 【2024年10月22日第8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