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高清在线观看www_伊人久久亚洲美女图片_中文字幕欧美国产_精品日产一区2区三区黄免费

您的位置: 首頁 > 轉發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線上線下雙平臺 人崗需求精準配

【安慶日報】“零距離”服務實現“宿度就業”

【 字體:    稿件來源: 安慶日報  作者: 全媒體記者 許娟 通訊員 司舜   時間:2023-10-24 11:02:02   

  宿松縣集中力量打造“宿度就業”品牌,努力提供就業渠道、提升就業服務質量,促進居民高質量充分就業。

  就業信息“精準推送”

  今年37歲的周力,2009年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以前一直在外務工,今年通過宿松縣人社部門提供的就業信息,回鄉工作,既兼顧家庭,又獲得滿意收入。他就職于職的縣內某公司已有7個月,職務是技術部工程師,工資每月7000元左右。

  周力是宿松打造“宿度就業”實現服務“零距離”的眾多受益者之一。“建設線上線下平臺,更新勞動力數據庫,‘宿度就業’要求精準、快速,通過多種渠道、不同措施為返鄉務工人員、失業人員、高校學子、脫貧人口等不同群體提供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宿松縣就業局局長朱志剛說。

  宿松縣建設線上線下雙平臺,定期發送就業信息,讓求職者足不出戶就可獲得崗位信息。線上,每月定時通過多個微信公眾號推送崗位信息,并通過抖音直播、視頻推介等形式介紹縣內各重點企業。線下,在節假日期間及時印發宣傳單、宣傳冊,在人流量大的公開場合進行返鄉就業政策宣傳、推介縣內重點企業。

  宿松縣結合農民工返鄉登記的契機,精準掌握返鄉勞動力就業情況,在安慶全市率先全面建成52.6萬人的勞動力資源庫。在此基礎上,通過購買服務形式動態更新形成53.1萬人的勞動力數據庫,明確了求職者的求職需求,全面掌握了全縣重點企業用工情況。同時,線下依托人力資源市場每周三、周六召開“2+N”招聘會,至今,開展“2+N”招聘活動118場,服務企業用工1832戶次,達成就業意向2461人。

  品質服務“供需對接”

  宿松縣架起求職者與企業的交流與對接橋梁,使得求職者獲得一手求職咨詢,企業快速獲得人才。

  宿松縣與縣內三家電子、機械制造企業赴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對接活動,并與多所高校簽訂勞務合作協議,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目前已帶領縣內12家重點企業進入多所高校招聘,吸納高校畢業生于縣內就業,已達成就業意向105人。

  就業見習是青年提高崗位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該縣加大見習組織力度,提升見習服務保障,做到見習崗位數量有保證、質量有提升、服務有保障。該縣募集各類型的青年就業見習崗位462個,推進招錄聘用各類崗位1000余個,有力地保障了高校畢業生留在宿松就業。

  同時,宿松縣大力開展開車“送工入企”活動,接送各鄉鎮求職者深入企業參觀,帶領求職者進車間、進食堂、進宿舍。全縣共組織開展12期“送工入企”專項活動,通過“人力大巴”將694名各鄉鎮的求職者送到企業參觀,“點對點”為企業精準輸送勞動力。

  在就業工作中,宿松縣的很多事項都實現了“一次不用跑”,并要求各類事項和信息“加速往前奔”。為提升畢業生的檔案轉接工作,該縣接入安徽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新系統,實現檔案信息電子化,做到所有檔案知其來源有其去處,確保每名大學畢業生的檔案不漏登、不錯登、不重登。同時積極宣傳線上辦理流程,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所有檔案業務。

  就業圈拉近求職“半徑”

  今年剛滿30歲的祝碧華,通過宿松縣“三公里”就業圈“快聘”小程序找到了縣內工作,工資每月5000多元。

  該縣在“三公里”就業圈知曉率、注冊率、人崗精準匹配率方面下功夫,讓就業信息“走進”社區,讓崗位信息“走進”居民手機。該縣在社區開展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實地走訪經營實體并幫助其注冊、發布崗位;同時安排職業指導人員一對一指導,提高人崗精準匹配率。

  “架起對接‘暖心橋’,建設服務新標準,助力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切實讓‘三公里’就業圈拉近求職‘半徑’。”朱志剛說。截至10月中旬,該縣已向23個鄉鎮(街道)發放宣傳單20000余份,各服務窗口累計訪問量1425368次,居民登記數54341余人,投簡歷數4926份,注冊企業數1590家,在招崗位數4057人,就業總數2343人。

  同時,宿松縣頂格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采取“免報直發”經辦模式和補貼直達銀行賬戶的精準發放模式,即無須參保單位申請,通過大數據比對篩選出符合普惠性穩崗返還條件企業并核定應返還金額。公示期滿無異議后,直接將穩崗返還資金發放至企業銀行賬戶。今年以來,該縣已為509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196.24萬元,惠及職工6524人。

  (全媒體記者 許娟 通訊員 司舜)【2023年10月24日第A08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