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礎 豐業態 塑品牌 促振興
【安慶日報】做活鄉村旅游打通美麗經濟轉化新路徑
本報訊宿松縣實施“強基礎、抓項目、豐業態、塑品牌、促振興”五項舉措,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該縣鄉村旅游接待游客55.59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綜合收入2.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24%、33.69%。
強基礎。近年來累計建成鄉村旅游廁所65座、旅游停車場19個、設置旅游標識標牌300余塊、游客服務中心18個。圍繞景觀更精美、設施更精良、體驗更精致、運營更精細,開展“微創意、微改造”,促進“精提升”,打造辨識度高、文化特色明、主題形象佳的鄉村門戶、重要點位和主客共享空間,先后實施洲頭風情步道、邱山特色美食村等雙微提升點30個。
抓項目。持續發揮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撬動作用,通過文化傳承、藝術融合、創意賦能,投入1729萬元實施“宿松香芽”非遺主題館、T形玻璃觀景點等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景觀改造、旅游環境提升等項目34個。保持鄉村原生態,積極招引社會資本7.98億元,開發建設黑龍潭康養生態基地、龍山鳳湖文旅城、印象松滋、楓嶺半島水上樂園等生態康養、親子游玩類項目8個。
豐業態。圍繞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延長產業鏈,將葡萄、苗木、藍莓等本地特色產業與旅游活動和旅游經營相結合,先后打造白崖寨房車營地、地學科普基地,石蓮洞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森林康養基地,陳漢露營地,柳坪茶文化體驗館,帳篷客及星空艙、候鳥觀測攝影基地、磐竹軒精品民宿以及農家樂等新業態項目10余個。開發古寨山鄉紅色之旅、生態茶旅休閑之旅、鄉村自駕穿越之旅、星空露營騎行之旅等鄉村旅游線路6條。初步形成了業態多樣、模式多元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塑品牌。圍繞“優品質、提形象”,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級旅游名鎮名村6個、全省特色美食村1個、全省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基地1個、全省避暑旅游休閑目的地1個、省市級休閑旅游示范點9個。持續舉辦系列文旅節慶活動,發展節會經濟,打造文旅融合IP,培育集鄉村旅游、文化創意、民俗體驗、養生健身等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節會品牌。
促振興。采取“村委會+公司+農戶”發展模式,鼓勵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參與公司勞務等方式實現多元化增收。柳坪鄉大力發展旅游+茶業,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160余萬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3600余元。洲頭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旅游觀光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超50萬元,周邊群眾務工增收2700萬元。北浴圍繞“竹海茶鄉、生態家園”,成立農民合作社,大力發展旅游+農業,年純收入80余萬元。
(通訊員 孫亮 韓權喜)【2023年07月27日 第A07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