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宿松縣:同向發力守護“少年的你”
近年來,宿松縣認真實施“八五”普法規劃,以持續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為重點,以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為著力點,不斷深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積極引領青少年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該縣以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為契機,充分發揮縣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縣委《宿松縣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實施方案》和全縣共青團年度工作要點,有效凝聚部門合力。注重夯實基層基礎,堅持以團支部、少先隊中隊為組織載體,推動法治教育融入團(隊)課和主題團(隊)日,該縣程嶺鄉彭橋村成功創建“省級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
選優配強“青年講師團”隊伍19人,發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縣青年聯合會法律界別委員、青年教師等青年宣講力量,凝聚宣講合力。2022年以來,縣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政法單位常態化深入基層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160余場次,全縣各級團、隊組織和其他青年宣講力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205場,覆蓋青少年6.3萬余人次。
該縣廣泛動員青少年參學“青年大學習”主題團課和“紅領巾愛學習”主題隊課,將團中央的優質法治宣傳教育素材推送到每一位青少年的指尖,引導其養成常態化學習法律的行動自覺。結合“12·4”國家憲法日、“6.26國際禁毒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成人儀式,突出禮敬憲法環節,宣傳憲法至上觀念,增強青少年的憲法和法律意識。通過每周一國旗下的講話,邀請法治副校長定期開展普法宣講活動,著力提升青少年尊法意識。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社區青春行動等主題行動,開發“返家鄉”大學生社會實踐崗位111個,動員青年450余人次,開展相關主題活動54次,組織青年帶頭移風易俗、改善人居環境、倡導文明鄉風,把法律要求和道德規范結合起來,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以行動踐行法治理念。實施分層分類教育,針對在校中小學生,打造“法潤校園行”青少年普法品牌,組織開展法治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活動120余次。組織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大賽,引導青少年學生參與創作微視頻、漫畫等法治文化作品,征集相關法治文化作品22部。連續多年開展“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動,舉辦青少年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法治主題演講比賽和征文比賽等趣味活動,吸引2萬多名學生參加。用好用活宿松青年之家平臺,建好青少年交流陣地,暑假期間以普法教育為主要內容,開展閱讀推廣活動30余次,邀請43名大學生參與分享,吸引600余名青少年參與。
針對監護不到位、監護缺失等問題發出督促監護令9份,開展家庭教育指導6次。堅持預防在先,強化心理健康教育,連續3年實施“青心護苗”心理健康公益課堂項目,邀請執證心理咨詢師為180余名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成功推薦1名員額法官進入“安徽法院少年法庭法治宣講團”名錄。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堅持“區別對待、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特殊保護”的原則,開展一對一精準矯正、制定個性化矯正方案、建立幫教小組、加強心理疏導溝通,目前該縣6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思想穩定、安心矯正。
(通訊員 戴士清 楊香梅)【2023年04月27日第A07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