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高清在线观看www_伊人久久亚洲美女图片_中文字幕欧美国产_精品日产一区2区三区黄免费

您的位置: 首頁 > 轉發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安慶日報】宿松縣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人心

【 字體:    稿件來源: 安慶日報  作者:    時間:2021-07-30 16:32:05   

  既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也在為群眾辦實事中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今年以來,宿松縣在隊伍、內容、形式、陣地上下功夫,結合地域特點,整合文化資源,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分眾化宣講,讓黨史宣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黨史“微宣講”深耕細作

  宿松縣各行各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舉旗幟·送理論”黨史微宣講活動,這些微宣講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學習百問”,依托全縣理論宣講人才庫師資,組建宿松縣“舉旗幟·送理論”黨史學習教育微宣講團,采取“宣講單位點單、宣講團派單、宣講員接單、群眾評單”的“四單合一”模式宣講,組織開展“百年黨史·百場宣講”活動,重點面向基層開展小范圍、互動型、座談式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微宣講。

  “大家好,我是宿松縣佐壩鄉團委書記洪苗苗。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學好家鄉黨史,爭做有為青年主題微團課。”這樣的“團團講黨史”在各級團組織中經常開展。

  “團團講黨史”“紅領巾講黨史”是組織青年宣講志愿者開展黨史宣講進校園活動,通過微視頻宣講形式,把講故事和講理論相結合,讓宣講更具親和力,引導廣大青少年、中小學生“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不斷擴宣講覆蓋面。

  “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半條被子’的溫暖背后,是紅軍戰士將寒冷甚至犧牲留給自己的擔當和奉獻……”位于安徽華恒輕工有限公司大院內,一條寫著“宿松縣巾幗黨史宣講團巡講走進鄉村”的橫幅高懸空中,40余名一線女工正在認真聆聽宿松縣巾幗黨史宣講團宣講員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宣講員與女工們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講解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渡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等,引導女工們增強自信、堅定信念,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與此同時,是依托縣融媒體中心以及各單位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黨史宣講上“云端”。通過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專欄,現場宣講、實景錄制、線上互動等,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實現全縣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在外流動黨員、老黨員隨時隨地學,讓黨史學習教育從“指尖”到“心尖”,實現全覆蓋、深到達、零盲區。

  “藝術化”宣講寓教于樂

  讓老百姓能接受、好理解、聽得懂、領會深、易消化,在宿松,“藝術化”宣講受到基層群眾的一致認可和普遍歡迎。

  “人民幸福國更強,藍圖繪出千秋盛,良策鋪開百業興,舉國歡騰同逐夢……”破涼鎮黃大村的百年古樹下,年逾花甲的汪永松身著長袍,一手敲著大鼓,一手打著夾板,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地演唱著自編自創的大鼓書曲目《慶祝百年華誕》,曲調悠揚的鼓書,樸實大方的唱腔吸引了眾多黨員群眾前來聆聽,并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不僅僅是在黃大村,近段時間以來,嘹亮的戲曲聲在一個又一個鄉村回響,臺上唱得響亮,臺下的黨員群眾聽得入心。

  “大鼓書說黨史這樣的形式非常活潑有趣,我們年輕人也很喜歡。在歡樂的節目表演中,我們清楚地了解到了黨的光輝歷程,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民族自豪感也更加強烈。”黃大村村民賀箐贊不絕口。

  今年以來,宿松縣不斷創新“戲曲+”工作模式,弘揚傳統文化,傳唱百年黨史。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平臺,以省級非遺大鼓書說唱形式,深入群眾傳唱百年黨史,開展鼓書唱黨史活動百余場次。創新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興文藝”為主題的紅色文化節目創排活動,深入挖掘梳理紅色革命文化和黨史資源,推出更多具有紅色基因、宿松特色的文藝精品力作。在宿松城鄉,活躍著多支文藝小團隊,大鼓書、小廣播、快板書、文南詞、廣場舞等藝術形式輪番呈現,用藝術化宣講的形式獻禮建黨百年、講述先進故事、展現城鄉發展……同時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送戲進萬村”惠民活動有機結合,開展送戲下鄉活動164場,在戲曲的歡快演繹中唱講紅色故事。一場場紅色文化盛宴讓觀眾在寓教于樂中接受鮮活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

(全媒體記者 付玉 通訊員 司舜)【2021年7月30日8版】

責任編輯:融媒體中心編輯戴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