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破涼:匠心傳紅心 鼓韻傳黨史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安慶市宿松縣破涼鎮積極搭建學習平臺、創新學習形式,將非物質文化融入黨史學習教育中,讓學習形式多樣化、方法生動化、內容生活化,讓基層黨員、群眾印象深刻,深受教益。
“人民幸福國更強,藍圖繪出千秋盛,良策鋪開百業興,舉國歡騰同逐夢……”6月17日,在破涼鎮黃大村的百年古樹下,年逾花甲的汪永松身著長袍,一手敲著大鼓,一手打著夾板,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地演唱著自編自創的大鼓書曲目《慶祝百年華誕》,曲調悠揚的鼓書,樸實大方的唱腔吸引了眾多黨員群眾前來聆聽,臺下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今年66歲的汪永松從小愛好樂器,自從第一次接觸大鼓書,他就愛上了這種表演形式。自己作詞作曲,慢慢走上了大鼓書表演這條道路。作為“大鼓書”非遺傳承人,汪永松在各類書籍、報刊、廣播、電視中汲取知識,創作出一系列緊跟時代的新作品。“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我就發揮自己的特長,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講述革命故事,歌頌黨的光輝歷史。”汪永松說。
退休后的汪永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人民美好生活都納入了大鼓書創作題材中,以說唱、快板等形式,把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化、生活化、地方化地表現出來。一面大鼓、一副夾板,給鄉鄰們帶來不少歡樂。
“大鼓書說黨史這樣的形式非常活潑有趣,我們年輕人也很喜歡。通過觀看表演,我們清楚地了解到黨的光輝歷程,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民族自豪感也更加強烈。”村民賀箐贊不絕口。
(作者 孫凱華 記者孟一凡)【2021年6月23日】
責任編輯:融媒體中心編輯戴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