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高清在线观看www_伊人久久亚洲美女图片_中文字幕欧美国产_精品日产一区2区三区黄免费

您的位置: 首頁 > 轉發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學習強國:江清岸綠映宜城——安慶市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紀實

【 字體:    稿件來源: 學習強國  作者:    時間:2020-12-07 10:53:13   

  安徽省安慶市位于長江北岸,別名“宜城”。長江流經安徽416公里,其中安慶段184公里。近年來,安慶持續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長江干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江豚數量從150頭左右增至200頭左右……

  開展長江生態保護行動

  夕陽西下,安慶市長江段江豚保護基地風平浪靜。早在2007年5月,安慶市就設立了長江江豚自然生態保護區,在江豚出沒較為集中的皖河口、雷池和小孤山江段,各設立了1個保護觀測點,聘請有一定經驗的漁民擔任兼職保護員。同時,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設立江豚綜合保護基地,放養20~50頭不等的自然基礎群,讓江豚在半自然環境中自然棲息、繁衍,實現了年繁殖4~10頭的目標,江豚數量逐年增多。

  “江豚是長江中下游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是長江健康與否的指示物種。”安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趙無名介紹說,20世紀90年代后期至21世紀初,因各種經營主體涌入,長江水生生物資源銳減,加之非法采砂、私建碼頭、工業和生活污染排放等原因,江豚數量逐年減少。

  近年來,安慶扎實推進長江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一是分3年關閉退出碼頭泊位43個;二是整治全市18個入江排污口,完成水質自動監測和數據聯網,全部實現達標排放;三是減少船只2000多艘,于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退漁任務,2020年起全面實行全江段常年禁捕。

  安慶市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兩手抓”,確保生態持續改善。安慶市委、市政府嚴把環境準入關,先后開展“禁新建”“進園區”等行動,規定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江1公里范圍內,除必須實施的公益建設項目外,不得新批建設項目,不得布局新的工業園區;持續開展治礦、治砂、治岸、治超、治污五項行動,強化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及風險管控,防范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上危險化學品運輸環境風險。

  統計顯示,行動開展以來,安慶長江段累計排查整治沿江“散亂污”企業1664家,沿江1公里范圍內9家化工企業有8家已退城進園,岸線15公里范圍內新增人工造林7980畝,5000多名漁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

  安慶市礦產資源豐富,現有礦產地578處。長期以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在支撐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山體破壞、植被損毀、粉塵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對長江生態環境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近年來,安慶市采取綜合措施,著力解決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截至目前,累計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138個、面積7056畝,其中有26個項目位于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0公里范圍內,面積2730畝。針對全市404個在建和廢棄礦山,安慶市于2015年啟動地質環境現狀詳查,對查明的近1.5萬畝被破壞土地逐一建檔,分類治理,分年推進。

  記者在宿松縣龍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區看到,這里機器轟鳴,一派繁忙。宿松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石雅煌介紹,治理后15個占地近千畝的廢棄礦山將變身生態用地和建設用地。

  “廢棄礦山因其所處位置、破壞面積和開采礦種等不同,治理理念也有所側重,需要找準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結合點,最大限度釋放廢棄礦山修復紅利。”

  對鐵路沿線、公路沿線、江河沿線及城市周邊、省際周邊、景區周邊等“三線三邊”重點區域的廢棄礦山,安慶市以整體復綠兼顧生態產業發展為重點。

  “這個項目高陡邊坡治理面積達7萬平方米,恢復生態用地280多畝。”在合安高速公路附近的集賢關礦區桃園治理區,安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土空間修復科科長錢程介紹說,“我們充分考慮治理區區位優勢,通過編制規劃,將集賢關區域發展定位為創新產業基地、文旅宜居目的地,為將來生態產業落地預留空間。”

  針對山區、丘陵區普遍存在的歷史遺留采石宕口,安慶市采取“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宕底生態修復”措施,在消除邊坡安全隱患的前提下,不進行大開大挖。宕底通過平整,恢復林地功能。積水礦坑,則改造為灌溉水源或魚塘。如:懷寧縣月山鐵礦治理項目通過塌陷區改造,形成魚塘面積40余畝。

  在實施沿江平原地區歷史遺留磚瓦窯場整治中,安慶市充分考慮土壤和水源條件,將礦山生態修復與土地整治相結合,將露天廢棄礦山土地修復為耕地,通過指標交易獲得收益。如:望江縣沈沖磚瓦石黏土礦治理被納入增減掛鉤項目,縣財政出資54萬元,恢復耕地約53畝,將39畝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放到平臺交易,獲得收益1363萬元。

  此外,安慶市以大中型礦山為龍頭,確定近期7個綠色礦山和中期12個綠色礦山建設計劃。目前,懷寧海螺礦業有限公司按照“邊開采、邊治理”的要求,各礦山實現了100%覆土復綠,其中馬子山石灰巖礦、石鏡山石灰石礦、小鞍山水泥用砂巖礦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礦山。另有4個礦山正在按照國家級綠色礦山要求積極實施創建工作。

  綜合治理河湖濕地

  走進安慶市石塘湖濕地公園,一股花草的清香撲鼻而來;清澈的湖面上,各種水禽悠然自得;三三兩兩的游客在步道上漫步,不時駐足拍照。兩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光景。2018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指出,“安慶市備用水源石塘湖水質僅為Ⅳ類,達不到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要求,相關治理工作嚴重滯后”。

  針對此,安慶市立行立改,啟動了石塘湖取水口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資近2億元,打出濕地建設、河道清淤、河道護岸及景觀綠道建設“組合拳”,同時開展環湖截污、面源污染整治、養殖魚塘取締和大湖休漁等綜合整治措施,修復濕地面積近500畝,石塘湖水質也于2019年9月由Ⅴ類改善至Ⅲ類,達到飲用水源地水質標準。

  在實施石塘湖治理工程的同時,安慶市在全市開展了“地毯式”河湖濕地治理工程。根據《關于安慶市濕地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安慶市嚴格濕地用途監管和總量管控,建立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提出到2020年確保全市濕地面積不低于253萬畝,濕地保護率提高到63%以上的目標。

  實際工作中,安慶市加強對取水、挖砂、取土、開礦、污染物排放、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引進外來物種和涉外科學考察等活動的管理,依法對濕地利用進行監督,對濕地破壞嚴重的地區或有關部門進行約談,探索建立濕地利用預警機制,遏制各種破壞濕地生態行為,嚴防對濕地生態要素、生態過程、生態服務功能等造成破壞。同時,大面積實施退地還湖還濕工程,河湖濕地面積持續增加,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位于宿松縣的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由龍感湖、黃湖和大官湖組成,湖泊相互通系,與長江連通,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湖泊群濕地,擁有苦草、馬來眼子菜、菹草等豐富的水生生物,每年來此越冬的東方白鸛和鴻雁等候鳥超過10萬只,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對于區域生態安全的維持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2014年以來,宿松縣針對華陽河湖群濕地萎縮和生態退化現象,投資5億多元,采取退漁還湖、恢復水生植物、調控底棲生物、構建生態島等方式,累計恢復鳥類棲息地1425畝,恢復濕生、水生植物30種。

  目前,安慶市境內濕地總面積13.3億平方米,其中沿江濕地12.06億平方米,占安徽省濕地面積的30%以上;有濕地植物152種,占安徽省濕地植物種數的76.5%;有脊椎動物34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的數量占全國的30%,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鶴的數量占全球的6.7%。

 (作者 洪曙光)【2020年11月11日】

責任編輯:融媒體中心編輯戴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