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下倉鎮:“穿針引線”織牢民生“幸福網”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宿松縣下倉鎮始終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把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引導黨員干部沉下心、撲下身,緊盯民生實事,下足繡花功夫,為人民群眾織牢“幸福網”。
“穿”到第一線,全面摸清群眾訴求。下倉鎮依托“三必訪”工作法,即黨員干部對五保戶、脫貧戶和監測戶、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戶等三類特殊群體實行定期走訪,深入到困難群眾的家中,詳細摸清、了解、記錄群眾訴求需求渴求,一項一項進行梳理,一條一條列出問題,理清楚矛盾點位,把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揪心事一件不落、全面地登記在冊,下足“解剖麻雀”的功夫,形成醫療、就業、交通等10類問題清單,為后續的解決落實做足準備。
“針”對疑難事,精準疏通痛點堵點。對前期摸排出來的問題,逐項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短期能夠解決的問題,立行立改、馬上就辦;一時整改不了的,向群眾說明情況、爭取群眾理解,同時做到緊盯不放、持續整改,確保整改到位,杜絕久拖不決、整而不改;對群眾反映強烈、長期沒有解決的突出問題,由鎮分管領導牽頭,開展專項整治,確保整改銷號。問題解決后,通過電話或短信及時向群眾反饋,并依托網絡平臺、公示欄等形式向社會公示,讓群眾評價成效。鎮派出所黨支部結合黃湖大橋車流量較大、貨車較多的實際情況,安排專班進行夜間巡邏,保障群眾生命安全;九成村、九成畈社區黨支部聯合縣醫院、鎮衛生院、九成醫院,為300余名在家老人開展體檢活動;長湖村新建組級硬化公路1800余米,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鎮已累計解決各類問題130余件,在化解難題積案上取得不菲成效。
“引”出好做法,探索完善長效機制。下倉鎮及時將務實管用的經驗做法“固化”下來,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雙管齊下,確保主題教育形成的長效機制立得住、落得實、行得遠,消除群眾對于問題反彈、雨過地皮濕、活動一陣風的擔憂。鎮鄉村振興辦建立健全“1+10+N”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作用,高標準、高要求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工作;鎮綜治辦探索構建“村民理事、鄉賢調解、鎮村聯調”三層網絡,扎實推進基層治理向縱深開展;鎮文化廣播電視站結合“送戲下鄉”“四季村晚”“全民閱讀”等文化活動,建立“以需定供”的互動式、菜單式服務方式,精準對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通訊員 余志飛)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