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皖政〔2014〕60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皖政辦〔2021〕16號)等文件精神,推進我縣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系列全會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強化基本養老服務保障,著力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大力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和醫養結合深入發展,創新發展智慧養老,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二、工作目標
(一)健全老年人補貼制度。高齡津貼惠及所有80周歲以上老年人,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覆蓋面不低于60%。
(二)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全縣22個鄉鎮、東北新城和經開區等區域落實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在長鋪鎮等鄉鎮完成109戶低收入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
(三)規范三級中心運營。鼓勵各鄉鎮、村(社區)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分發揮鄉鎮、村(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居家養老服務功能,規范運營。
(四)推進縣級特困供養服務設施建設。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改造提升工程,到2022年底,改擴建1所區域性性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機構。
(五)施行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3 項制度。由民政部門指導,各屬地鄉(鎮)、村(社區)協助實施,依法弘揚養老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傳統美德相結合,施行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3 項制度。
(六)促進社會辦養老機構發展。落實社會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貼、運營補貼和貸款貼息政策,實現應補盡補。
(七)推進養老智慧化建設。依托市級養老智慧化服務信息平臺,搭建我縣服務平臺,聯網全縣29家養老機構,共享基礎數據和視頻監控系統。
三、實施內容
(一)健全老年人補貼制度
補助范圍。對80周歲以上老年人給予高齡津貼;分別在孚玉鎮等22個鄉鎮和東北新城、經開區區域,年滿60周歲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殘疾在三級及以上且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低保老年人,申請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分散供養失能特困人員(不重復享受失能特困人員護理補助)給予養老服務補貼。
補助方式及標準。高齡津貼每半年社會化打卡發放一次,補助標準為:80至99周歲的老年人為25元/人.月,其中低保、特困家庭中的80至99周歲老年人為30元/人.月,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為300元/人.月;養老服務補貼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組織實施,補助標準為200元/人.月。
實施程序。高齡津貼由戶籍所在地村(社區)審核、鄉鎮人民政府認定后報縣民政局備案。養老服務補貼由服務對象(親屬)向戶籍所在地的村(社區)申請,村(社區)審核上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認定后報縣民政局備案。
養老服務補貼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提供,依據評估結果予以撥付。
(二)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
實施對象。在長鋪鎮等鄉鎮范圍內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中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其中長鋪鎮39戶、破涼鎮28戶、趾鳳鄉20戶、陳漢鄉18戶、孚玉鎮4戶。
補助方式及補助標準。采取政府采購的方式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改造內容參照《安徽省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建議清單》,主要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進行無障礙、安全性、適老性、輔具適配等方面適老化改造。具體改造項目以日常生活基本安全改造為主,補助標準按不高于3000元每戶進行招標采購。
實施程序。依據《安徽省加快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實施方案》(皖民養老字[2020]90號)文件規定,按照自愿原則本人或委托親屬向戶籍所在地社區(村)提出申請,社區(村)評估初審、鄉鎮審核、縣民政局審批;縣民政局按照政府采購有關規定確定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入戶需求評估,提出改造方案,經老年人或親屬簽字確認后,由社區(村)初審并逐級報鄉鎮、縣民政局審核審批后,按照改造方案實施改造并經驗收合格,撥付相關補助資金。
(三)城鄉“三級中心”運營補貼
補助范圍。根據《安徽省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規范(試行)》標準要求,經各地申請,孚玉鎮等23家養老服務中心和106家村(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投入運營。
補助方式及標準。按照設施規模、服務人數、服務內容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日常運營補貼;鄉鎮人民政府依托養老服務中心(站)向社會組織、企業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給予政府購買服務補助。補助標準為:鄉鎮養老服務中心按3-5萬元、村(社區)養老服務站按1-2萬元予以補助。
實施程序。計劃運營的鄉村養老服務中心(站)所屬于鄉鎮人民政府向縣民政局提交申請,縣民政局商財政局確定后實施運營,年中督查規范運營情況,年終檢查驗收,視運營情況撥付運營補助資金。
(四)推進縣級特困供養服務設施建設
建設標準。按照《安徽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安慶市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建設指導規范(試行)》等文件執行。
項目管理。項目建設嚴格落實招投標制度、工程監管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等相關要求。
實施步驟。項目實施點為許嶺鎮中心敬老院,按照工程項目實施要求進行立項、規劃設計、招投標、實施改造、驗收等步驟實施。
(五)施行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3 項制度。
補助范圍。承接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三項工作的養老服務主體。
補助方式。對承接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三項工作的養老服務主體(社會組織、企業等),給予政府購買服務補助。
(六)促進社會辦養老機構發展。
補助范圍。由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社會組織、慈善機構及個人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興辦(含公建民營農村敬老院),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并依法在民政部門進行備案登記的各類養老機構。
補助方式及補助標準。一次性建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養老機構,按照實際新增床位數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一次性建設補助不包括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農村敬老院、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改制后成立的法人機構、老年醫療機構、老年住宅、老年社區等)。對社會辦養老機構按不低于2000元每張床位的標準予以一次性建設補貼,具體補助標準比照安慶市民政局相關政策執行。其中對新建以護理型床位為主的養老機構給予適當上浮。居家式、產權式、會員制項目不在補助范圍。
日常運營補貼。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社會辦養老機構,根據實際入住人數給予運營補貼。對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的標準按照收住對象輕、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運營補貼分別不低于300元、400元和600元。
貸款貼息補助。社會辦養老機構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用于養老機構建設的,按照不低于同期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30%給予貸款貼息補助。
對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的,給予一定一次性補助。
實施步驟。縣民政局會同財政局按照民生工程資金管理辦法,依據第三方老年人能力評估機構評估結果撥付。
(七)推進養老智慧化建設
依托市級養老智慧化服務信息平臺,搭建我縣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聯網全縣29家養老機構,實現基礎數據和視頻監控系統共享。
四、資金籌措
(一)資金來源。縣級財政一般預算安排的資金;上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的資金;縣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用于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經費不得低于當年本級留存公益金的55%;社會捐助資金;其他渠道籌集的資金。
(二)資金管理。縣民政、財政部門將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加強養老服務補貼、養老保險、社會救助等制度的統籌銜接。社會辦養老機構貸款貼息補助僅用于養老機構設備、設施添置更新費用等。社會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農村敬老院)運營補貼、三級中心運營補貼、政府購買服務補貼僅限于設備添置、人員工資、人員培訓、綜合責任保險費用等。
五、保障措施
(一)明確責任,抓好落實。縣民政局、縣財政局按照職能分工各負其責。縣民政局負責編制規劃、制定標準、項目實施督導;縣財政局負責安排落實縣級財政資金。
(二)部門協作,嚴格檢查。縣民政、財政等部門將加強協調,密切協作,齊抓共管,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建立由民政、財政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研究和解決問題,部署階段性工作任務,制定詳細工作計劃。
(三)規范管理,嚴格監督。各地結合實際,制定經費申報、審批、撥付、使用、管理和監督辦法。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實行目標管理。自覺接受縣人大、政協、紀檢、監察、審計、新聞媒體和群眾監督。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