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倉鎮:擦亮“三張名片”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宿松融媒訊 一直以來,下倉鎮馬山村凝聚集體智慧和力量,堅持以產業發展為中心、以生活富裕為落腳點、以實現鄉村振興為目的,按照“支部引、干部帶、群眾跟”的發展思路,建強堡壘、壯大產業、做優治理,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擦亮“隊伍建設”名片,建強鄉村振興“指揮部”。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著力提升村“兩委”干部統籌謀劃能力和組織動員能力。堅持把村級組織后備人才培養作為增強村黨組織戰斗力的重要抓手,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優秀大學畢業生、致富帶富能手等群體中吸納儲備后備干部和農村實用型人才,有效提升村干部干事創業能力。
擦亮“產業富民”名片,筑牢鄉村振興“承重柱”。圍繞強村富民目標,立足村情實際,發揮資源優勢,將村里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轉起來,建設集設施農業、休閑觀光、鄉村生活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前期具體包括油茶種植、花卉苗木等產業,等到項目成熟后,接續發展休閑垂釣、生態餐廳等,釋放產業發展強勁動力。2024年,馬山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8萬元,曾經默默無名的小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村民走上鄉村振興“致富路”。
擦亮“共治共享”名片,鋪就鄉村振興“幸福路”。充分發揮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作用,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自治組織,從制度層面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等不良風氣。吸納善于溝通、經驗豐富、人熟地熟、信息靈通的村民為矛盾糾紛調解員,通過微信群“聽”、大走訪“問”、村組會“議”等形式,近距離了解群眾“急難愁盼”。2025年以來,開展說事議事4次,普法宣傳覆蓋500人次。(通訊員 余志飛)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