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倉鎮:不負春光“加速跑” 奮發有為開新局
宿松融媒訊 春風送暖,萬象更新。下倉鎮吹響新春奮進的“沖鋒號”,錨定發展路徑,堅持“突出主抓工業、兼顧三產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拼經濟,合力優環境,奮力抓發展,為實現全年目標開好局、起好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
日前,記者在安徽初圓智紡有限公司看到,一邊建成的生產車間內正開足馬力生產,另一邊二期項目建設加緊推進……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
2023年,安徽初圓智紡有限公司正式落戶下倉鎮東洪紡織服裝產業園。該企業主要從事面料紡織加工、印染加工、紡紗加工、紡織制成品制造等業務,是集智能化紡紗、織布一條龍生產的企業。
服務“如沐春風”,企業“如魚得水”。“在施工階段,鎮政府幫助我們協調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鋪設安裝雨污分流管道等輔助設施,協助解決配電房用電問題。除此之外,還積極幫助我們與銀行對接,滿足企業發展的融資需求。今年2月份,項目正式投產,有大量用工需求,春節過后由政府牽頭舉辦了專場招聘會,為我們廣納賢才。”聊起下倉鎮的優質營商環境,該公司生產部經理黃瑞昆連連稱贊。
為加快推進該項目落地見效,下倉鎮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成果導向,通過專班幫辦等服務精準施策,全力打造能夠“拴得住心、留得住人”的優質營商環境,不斷提升企業歸屬感、獲得感,企業發展的信心更強、底氣更足。
“目前(項目)一期已建設完成,二期正在建設中。項目整體建設完成后,預計年產中高檔棉紗1.8萬噸、棉布0.6萬噸;每年能實現工業產值3億元左右,給當地居民提供固定就業崗位100個,帶動村集體增收近30萬元。”黃瑞昆告訴記者。
工業發展正勢頭強勁,特色農業亦生機勃勃。走進位于下倉鎮望墩村的安徽望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基地忙碌著……該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來,已相繼建成薄殼山核桃基地1500畝、生態農業基地200畝等,通過發展特色木本油料種植、鮮果采摘、生態旅游,不斷壯大休閑觀光高效農業。
“除了目前建成的項目,還有休閑觀光采摘園、特色水產養殖、休閑垂釣區、種養結合區、特色農產林種植區正在建設中。我們將秉承‘綠色種植、生態發展、服務社會’的理念,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將該生態產業園打造成皖鄂贛三省(交界處)著名的鄉村旅游觀光點,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安徽望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歡說。
翻開下倉鎮2023年發展的成績單:完成規上工業產值2.76億元,同比增長1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934億元,同比增長70.37%;簽約招商項目5個,其中億元工業項目3個、續建億元項目2個,在談億元項目3個;實現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其中4個村超100萬元……一組組翔實的數據,印證著該鎮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
在談及下一步發展時,下倉鎮黨委書記方瀟堅定地說:“2024年,我鎮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結合實際加快推進在建項目進度,確保重點項目按計劃投資投產。聚焦‘雙招雙引’和平臺建設,協調‘三產’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泊湖灣龍蝦’‘倉埠街水產’‘黃湖大閘蟹’等特色品牌。進一步加快和美鄉村建設,著力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引導黨員干部繃緊‘思想弦’、瞄準‘關鍵點’、壓實‘責任鏈’,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問題,守牢安全生產底線,以嚴的作風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鎮干+村干’聯系村民組制度,落細落實‘三必訪’工作制度,持續推進干部作風轉變,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融媒體記者 楊潤雨 祝淼)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