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端午】華亭鎮:枇杷飄香迎端午
宿松融媒訊 端午將至,華亭鎮沉浸在一片金黃的喜悅之中。數千株枇杷樹碩果累累,圓潤飽滿、色澤金黃的枇杷綴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散發著誘人的果香,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圖景。
近年來,華亭鎮緊緊抓住和美鄉村建設的歷史機遇,因地制宜,將枇杷種植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當地政府引導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的閑置空地大力發展枇杷種植,這一舉措有著深遠的目的與意義。從經濟層面來看,枇杷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成熟后的枇杷果實可以通過銷售為農戶帶來可觀的收入,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成為當地居民增收致富的“黃金果”。政府還積極探索枇杷的深加工產業,開發枇杷膏、枇杷酒等衍生產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環境美化方面,枇杷樹四季常綠,枝繁葉茂。大量枇杷樹的種植不僅有效利用了閑置土地,還極大地改善了村莊的生態環境。如今的華亭鎮,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房前屋后、村道兩旁,枇杷樹錯落有致,成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營造出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新風貌。
枇杷種植與端午節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賦予了這項產業獨特的文化內涵。枇杷果實金黃,象征著吉祥、美好,與端午節驅邪、祈福的文化內涵不謀而合。在華亭鎮,每到端午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將新鮮采摘的枇杷擺上餐桌,或是作為禮品饋贈親友,以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枇杷也成為了當地民間延續端午節風俗的重要文化符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以前房前屋后都是荒地,現在種上了枇杷樹,不僅環境變美了,每年還能增加幾千元的收入,端午節時家里也多了一份節日的氛圍。”華亭鎮花涼村金巒組居民陳先明滿臉笑容地說道。和陳先明一樣,當地許多村民都切實感受到了枇杷種植帶來的實惠。隨著枇杷產業的發展,華亭鎮還興起了鄉村采摘游,每逢枇杷成熟季,游客們紛至沓來,體驗采摘樂趣,品嘗新鮮枇杷,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農民增收。
據了解,目前,華亭鎮共栽種了3000余株枇杷樹。這些枇杷樹不僅是節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傳承端午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下一步,華亭鎮將繼續做大做強枇杷產業,深挖枇杷文化內涵,以產業興旺促進鄉村振興,讓金黃的枇杷果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果”,讓傳統節日文化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煥發出新的活力,繪就出一幅產業興、生態美、文化濃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通訊員 孫春旺 鄧頂峰)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