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鎮:改造“舊山河”步入“新賽道”
宿松融媒訊 “在黃大口,我可以和同事們一起交流,享受創作的共享空間。”最近,自由設計師、攝影達人鄭莘成為華亭鎮黃大村的“榮譽”村民,在小住之余,他還為即將舉辦的“連綿青山·碧水群響”藝術季準備展品。
“這里風景秀麗,選擇黃大口真是太棒了。”鄭莘和他的團隊對黃大口情有獨鐘,是有充分理由的。
因為最近黃大村在做一件大事:一期投資58萬元將水庫進行一系列改造,通過水利“幸福河湖”建設,打造以觀光游覽、休閑游憩等為目標的黃大口風景名勝區,方便游客欣賞美景,也讓當地百姓“有景可看、有情可舒、有意再來。”
黃大口水庫是宿松境內第二大人工湖泊,始建于1958年,1965年開始發揮效益,是以防洪、灌溉為主的小(一)型水庫,集水面積36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3135萬立方米,總庫容740萬立方米,水庫的樞紐工程由大壩、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放水隧洞、灌溉渠道組成。
走進黃大口水庫,站于壩頂,群山環抱,青山蒼翠;湖水靜謐,清澈如鏡,猶如畫境。大壩草皮護坡、橋面粉刷等工程已經完工。施工負責人吳謹說,一期主要是內外壩草皮護坡改造,場地平整及綠化、美化,將在九月份完工。
黃大口水庫境內三面環山,山清水秀,良好的生態環境哺育了且寄河等山澗,孕育了千畝茶園觀光基地,與九井溝等著名旅游景點毗鄰,是眾多游客喜愛的觀光目的地。
“通過幸福河湖創建項目,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后期還有第二期、第三期。二期將完善停車場、娛樂休閑廣場等建設項目,項目的實施,對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黃大村黨總支書記朱旭釗說道。
近年來,華亭鎮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生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河湖面貌根本好轉,生態環境全面改善,生態功能持續提升,群眾滿意度逐步提高。
深秋時節,黃大湖堤岸干凈整潔,水面波光粼粼,藍天碧水交相輝映,岸邊花草迎風搖曳,堤上市民閑庭信步,旖旎的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市民熊武說:“我們家離這個公園特別近,每天早上、晚飯過后,都會來這邊逛一逛。景區環境越來越干凈了,空氣也非常清新。”
曾經很長時間,黃大口水庫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隨著鄉村旅游迅速發展,如何讓“舊山河”換上新面貌?如何從未來鄉村實驗區起底,開辟旅游產業新賽道?黃大村做出了行動。
黃大村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適合通過集聚沿湖區域綠色產業發展激發農村活力。
“建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美麗河湖、幸福河湖,努力把水環境守護好、建設好,推動河湖環境再上新臺階。”朱旭釗說,將著眼于閑置資源,全方位開展旅游目的地、接待場所、旅游產品的“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環境,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新靈感,為共同富裕開拓新渠道。
“水潤民心,澤被萬物。華亭鎮將以水起筆謀篇書寫新時代河湖治理的高分答卷,讓每一條河湖成為人民心之所向的幸福河湖,讓涓涓清水的活力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中絢麗綻放。”華亭鎮黨委書記石亞淵說。(融媒體記者 司舜 通訊員 吳然平)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