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山村:著墨綠水青山 打造“竹林茶海”生態康養鄉居
宿松融媒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柳坪鄉邱山村以“畫意之旅·向興而行”為目標定位,依托羅漢尖主峰景區和茶山竹海,發展以休閑觀光、康養度假為核心業態的鄉村旅游產業,打造“竹林茶海”生態康養鄉居。
厚植鄉村底色,實現“處處皆竹、生態宜養”
自1989年起,邱山村的村民們自發在荒山上開展植樹造林,種植毛竹、沙樹、水杉、茶葉等。近年來,邱山村將“守護綠水青山”納入村規民約,組織村“兩委”、黨員、村民組長和種植大戶到“毛竹之鄉”浙江安吉縣學習取經,在邱山村建起120畝黨員示范點,對竹農開展技改、墾復、施肥、管理“一條龍”現場教學,發放毛竹種植專項補助金50萬元,變群眾種竹為“要我種”到“我要種”。在勤勞的邱山人多年努力下,共綠化荒山5000余畝,成就了如今連綿的大山和萬畝竹海。
目前,邱山村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6000個以上,榮獲“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等國家級稱號8個,被譽為“天然氧吧”“養生福地”“長壽之鄉”。曾經,地處深山是邱山村經濟發展的阻礙;如今,優美的自然環境是邱山村全面振興的基底。
精修鄉村細節,實現“移步皆景、環境宜居”
走進邱山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舍,一應俱全的文化廣場、公廁、景觀步道等基礎設施,一幅村凈、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據悉,邱山村統籌實施村域環境整治和微改造、微提升工程,協同推進“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農房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等系列工作,以“門前三包”形式動員村民開展“四旁”綠化、“五小園”種植50余處,原本堆積雜物的房前屋后變成一個個美觀實用的微公園、微菜園,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色彩,“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映入現實。
如今的邱山村,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90%以上,“天藍、地凈、水清”成為新常態,鄉村人居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提升。
整合鄉村資源,實現“閑產皆金、茶文宜品”
在邱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季,在羅漢尖景區踏春賞花,到茶山采摘春茶,花香和茶香交織,讓人陶醉;夏季,邱山是避暑休閑的絕佳去處,賞山林之樂,享清涼盛夏;秋季,就來看看邱山的千年銀杏樹吧,金黃色的銀杏葉掛滿樹梢,猶如一串串金色風鈴,搖曳生姿;冬季,到處都是白雪皚皚的,仿佛置身童話世界,純凈又寧靜。
邱山村以羅漢尖景區為依托,打造邱山村生態康養服務中心,發展集療養、休閑、觀光、康養、文化于一體的“近郊休養勝地”,目前建成觀光長廊、休閑小屋、觀景亭共3500平方米,停車場、景區游客中心、標識標牌、公廁等一應俱全。
邱山村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人文風貌吸引了大量游客。目前,邱山村已建成天街慢行山莊、春華農莊、金福農莊等康養主題民宿、農家樂20余家,年接待游客達15萬人次,被評為安徽省鄉村旅游“特色美食村”。(通訊員 張雪鈺)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