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鎮:多措并舉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繁榮新篇
宿松融媒訊 初春時節,走進復興鎮,只見蜿蜒的村道干凈整潔、房屋坐落有序,孩童們正忙著追逐嬉戲,歡樂的笑聲不時隨風傳來,村民房前屋后的墻面上,色彩絢麗的墻繪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勾勒出了一幅“畫中有景、景中有畫”的鄉村美景圖。
近年來,復興鎮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基層治理、產業興旺、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新途徑,著力打造和美宜居鄉村,繪就一幅鄉村振興蓬勃發展的新篇章。
黨建引領賦能基層治理,繪就鄉村善治“新藍圖”
基層治理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近年來,復興鎮以全面覆蓋、服務為主、動態管理為原則,建立健全網格化體系,立足網格員隊伍,建立鎮聯村科干包村、網格干部包組、網格長包戶三級治理體系,將駐村工作隊員、村民組長、“五老”人員、鄉賢等基層中堅力量選用為網格長,精準劃分237個網格,配齊配強60名網格指導員,實現“網格+信訪”的工作格局。
復興鎮不斷拓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平臺,已建成鎮村級調委會11個。同時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對上級交辦群眾訴求事項,通過電話回訪或入戶核查等方式進行“回頭看”。2024年以來,累計上報基層治理事項2100余件,辦結率達99.5%以上,主動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和信訪隱患130余起,調處群眾各類矛盾糾紛問題112件,現場解決97件。
夯實農業產業發展根基,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鄉村產業一頭連著農民增收、鄉村振興,一頭連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來,復興鎮堅持把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通過流轉土地種植瓜蔞,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領村民持續增收,走好“致富路”。目前,全鎮瓜蔞種植總面積超過2700畝,超130戶農戶參與瓜蔞種植,年產量達500余噸,年產值近1500萬元,并解決了當地82戶貧困戶人口及非貧困人口就地就業,真正把“小”產品做成了“大”產業。
近年來,復興鎮多維度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始終將高標準發展農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加速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全鎮試點探索“農業生產大托管”模式,全程托管土地面積6.8萬畝,持續推進“小田并大田”,率先全域完成高標準農田及水肥一體化建設2000畝,新增大田面積900多畝。
著力推動農村公路建設,勾勒鄉村振興“新畫卷”
農村公路作為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提供服務最普遍、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是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的領域之一。近年來,復興鎮聚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目標,持續高度重視“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切實鋪筑群眾家門口的幸福路,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2024年復興鎮新建24條“四好農村路”,總長4.66公里,截至目前,項目已全部完工。
道路修得好,安全第一位。復興鎮按照建養并重的原則,積極打造出行平安路,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提升行業管理水平、規范運行機制、推動“路長制”工作常態化、提升道路運輸質量等措施,不斷加大對農村路網的管護力度,農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得到了提高。截至目前,已累計消除各類交通事故“黑點”120余處、維護路燈490余盞,實現了鄉村道路夜間亮化率100%。(通訊員 李倩)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