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鄉:搶抓好時節 田間插秧忙
宿松融媒訊 春種一顆粟,秋收萬顆子。當春的腳步走過“谷雨”,春天也就在如火如荼的的春耕春種中翩然而過。夏日已至,隘口鄉的田壟之間熱浪翻騰,機聲隆隆,土地已翻耕平整,村民們正在熱火朝天的耕田、播種,進行再生稻種植,田間一派繁忙景象。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在清河村的水田里,一旁的村民有的撒肥,有的播種,忙得不亦樂乎。“今年我村再生稻種植面積約300畝,預計畝產量400多斤。”種植大戶石原彬說道。
“再生稻一次插秧,兩季收獲,不但能提高糧食總量,減輕我們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真是糧食產量和效益雙雙提升。”花學村村民吳在京老人介紹道。
春爭日,夏爭時,莊稼宜早不宜遲。隘口鄉為做好農耕各項保障工作,助力農戶播種新一年的希望,續寫夏日的篇章。
隘口鄉成立由聯村科干、駐村干部、土肥、植保等專業人員組成的服務專班,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再生稻種植技術指導。以“點對點、面對面、一對一”等方式,為群眾詳細講解了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幫助農民掌握科學的種植技巧。
在清河村的農田里,專業技術人員實地進行講解,讓農戶直觀地學習再生稻種植操作技術,提高種植效果。針對在播種過程中肥料的撒施、水的管理、種植密度、化學除草劑、病蟲害防治等問題進行現場指導講解,為實現再生稻增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已開展再生稻技術服務面積500余畝,發放技術明白紙百余份,指導服務農戶200余人次。
據介紹,再生稻具有一種兩收、省時省工、增產增收、節本增效、米質優等優勢特點。近年來,隘口鄉疊加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種糧大戶規模化種植,現已種植再生稻500畝,畝產量約在450斤,助農增收額約20萬元。(通訊員 祝熒)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