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二郎派出所:309個“平安細胞”激活鄉村治理
宿松融媒訊 暮色浸染下的宿松縣二郎鎮,文化廣場舞曲飛揚。老人們身著艷麗舞裙踏歌而舞,孩童追逐的歡笑聲此起彼伏。誰能想到,曾因青壯年外流、留守群體增多而治安堪憂的小鎮,正通過一場警民攜手的平安行動,重繪出祥和安寧的鄉村新畫卷。
“警力有限,民力無限。”宿松縣公安局二郎派出所深諳此道。為破解農村社會治安治理難題,2024年8月,該所大膽創新,推出“社區民警+治安聯絡員”聯動工作機制。依托轄區兩個警務責任區,從長年在家的村干部、黨員、村民小組長、鄉賢等群體中,為每個村民小組物色一名治安聯絡員。這些“編外警員”,如同扎根在鄉土間的“平安觸角”,延伸到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在不同的時節,這支特殊隊伍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春節、清明、“”、國慶等重要節日,外出人員大量返鄉,交通壓力劇增。治安聯絡員們就主動走上街頭,與民警并肩作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中,耐心疏導交通,保障道路暢通;夏季,烈日炎炎,他們又化身為“防溺水衛士”,沿著河流、池塘來回巡查,向村民特別是孩子宣傳防溺水知識,守護生命安全;到了森林防火季節,他們穿梭在山林間,開展防火巡查與宣傳,用腳步丈量責任,守護綠水青山。
“建立這個聯動機制,就是要讓社區警務與基層治保組織深度融合,既降成本又提效率。”二郎派出所所長張邯兵談及初衷時這樣說道。治安聯絡員憑借地熟、人熟、情況明的優勢,成為民警的“千里眼”“順風耳”,為法治宣傳、掌握社情民意、發現違法犯罪線索、消除治安隱患提供有力支撐。
為確保“社區民警+治安聯絡員”聯動工作的高效運轉,二郎派出所依托兩個警務責任區的8個治安聯絡員微信工作群,構建起完善的信息通報與會商機制。矛盾糾紛線索、治安高危活動軌跡、高發類案件預警等信息,在群里實時共享,大家及時互動交流,提前謀劃應對之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石咀村吳家組村民小組長吳金林就是眾多治安聯絡員中的典型代表。今年1月的一天,吳家組一戶居民家的柴垛突然起火。火情就是命令!吳金林第一時間向二郎警務責任區民警牛卉穎報告,并迅速組織周邊居民展開撲救。牛卉穎火速趕到后,眾人齊心協力,將火災損失降到最低。
如今,309名治安聯絡員已遍布二郎鎮每個村民小組,織就一張嚴密的平安網絡,成為激活鄉村治理的一個個“平安細胞”。今年以來,在他們的協助下,社區民警累計開展法治宣傳70場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37起,其中120起在當地成功化解,真正實現了“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160處治安隱患被及時消除,涉盜竊、火災、賭博等案件同比下降26.3%,安全生產事故保持“零發生”。
五一假期,外出人員紛紛返鄉,二郎鎮集市熱鬧非凡。為保障交通順暢,二郎警務責任區民警牛卉穎聯合治安聯絡員,在集市設立三個臨時執勤點。3名治安聯絡員與民警、輔警默契配合,定點值勤與流動巡查雙管齊下,有序疏導過往車輛。他們穿梭在車水馬龍間,成為節日里一道溫暖而可靠的風景線,守護著小鎮的祥和與安寧。(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