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蛻變“食安名坊”:市場監管局匠心鑄就食品安全新典范
小作坊作為傳統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許多家庭生計的來源,也是地方特色美食的搖籃。然而,部分小作坊存在原料來源不明、加工環境臟亂差、衛生條件不達標、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檢測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可能導致食品污染,引發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還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形象。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狀況,宿松縣市場監管局響應省局號召積極啟動了“食安名坊”培育行動,宿松縣兩家小作坊成功獲得了安徽省“食安名坊”證書。
科學制定培育方案,精準施策。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小作坊不規范經營的問題,宿松縣市場監管局深入調研,結合小作坊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了一套全面且細致的培育方案。該方案不僅明確了小作坊在原料采購、生產加工、產品檢驗等關鍵環節的具體要求,還針對小作坊普遍存在的衛生條件不達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同時,方案還設置了階段性目標和評估機制,確保培育工作有序推進,效果可量化評估。
上門服務指導改造,貼心幫扶。為確保培育方案的有效實施,執法人員下沉一線,對小作坊進行上門服務,逐一排查生產現場的安全隱患,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造建議。在改造過程中,執法人員不僅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支持,還幫助小作坊主們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生產效率。通過一對一的幫扶,小作坊的生產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強化規范經營意識,打造“食安名坊”??h市場監管局還注重強化小作坊主們的規范經營意識,定期組織召開培訓會和座談會,向小作坊主們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引導他們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經營理念。經過努力,宿松縣兩家小作坊成功獲得了“食安名坊”的榮譽稱號,成為行業典范。
下一步,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對小作坊的扶持力度,推動更多的小作坊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經營,促進食品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通訊員 劉圓圓 吳其林)
責任編輯:楊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