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書記談 | 專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文龍
“黨的二十大以來,縣委縣政府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勠力同心、攻堅克難、沉著應對,全縣就業創業活力迸發,社保待遇穩步提升,人才資源加速集聚,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城鎮居民增收持續有進。2023年度,我縣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獲省政府督查激勵,治欠保支工作獲全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優秀集體,城鎮居民增收位居七縣市第一方陣,人事人才工作獲市委市政府及市人社局表彰肯定。”日前,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文龍在接受縣融媒體中心采訪時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這為人社部門今后進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楊文龍表示,面對未來五年的改革部署,縣人社局將把握歷史主動,立足于提升民生福祉質感,圍繞“三個聚焦”,奮力續寫保障和改善人社領域改革的新篇章。
聚焦高質量充分就業新目標。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加快建設公辦技工院校和公共實訓基地,推動在普通高中階段開展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等活動,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特色發展;突出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成才渠道,鞏固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和困難群體就業援助,適時開展退役軍人、退捕漁民、婦女專場招聘等就業服務活動,加快形成統籌城鄉就業格局;放大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完善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輪驅動”創業帶動就業保障機制,推進零工市場、零工驛站建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聚焦可持續社保安全新使命。社保覆蓋“無死角”。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落實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基金安全“無盲區”。壓實基金安全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強化政策、經辦、信息、監督“四位一體”和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協同的全鏈條監管,實現基金安全穩健保值增值。機制運行“無縫隙”。按照自愿、彈性原則,穩妥有序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積極發展第二、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落實國家養老保險激勵機制,鼓勵參保人員長繳多得、多繳多得、晚退多得。
聚焦有感知公共服務新定位。現代化人力資源加快塑造。建設統一、公平、高效、規范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破除勞動力在不同行業間流動的障礙,提升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一體化便民服務精準賦能。推行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新模式,破解經辦流程中的堵點難點問題,讓“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見效;多元化勞動關系有聲必應。消除地域、身份、性別、年齡等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依法納入勞動保障監察范圍,有效治理欠薪欠保、違法裁員、求職陷阱等亂象,保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