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工作有序進行中
宿松融媒訊 10月23—25日,宿松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到隘口、河塌、涼亭、二郎等鄉鎮,穿行于鄉村田野、高山荒林、房前屋后,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手觸摸歷史,摸清我縣文物資源家底,守護歷史記憶。
普查員運用無人機、RTK、手持采集終端等專業設備進行勘查、拍照、測量、定位等,對文物數據和相關資料進行采集和登記,在實地調查文物現狀基礎上,并結合“三普”資料,對文物的位置、保護級別、年代、權屬、保存狀況等基本信息進行核實,核定文物本體邊界。
三天時間里共普查文物26處,而截至10月25日,復查“三普”文物143處,調查新發現文物7處。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已進入實地調查攻堅階段。下一步,縣“四普”工作隊將進一步提高工作標準,繼續做好全縣境內地上、地下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調查,加強對文物空間位置、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屬等情況的數據采集工作,確保普查結果全面客觀反映全縣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大實地走訪力度,切實做好文物線索征集工作,推進普查工作走深走實。(通訊員 劉曉斌)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