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檢察院:以“檢察藍”守護“母親湖”
大湖,被稱為宿松的“母親湖”,由龍湖、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組成,統稱華陽河湖群,湖面和環湖鄉鎮面積占全縣總國土面積的70%,環湖區域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約60%。
近年來,宿松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四大檢察同時發力,多舉措助力流域綜合治理,以“檢察藍”守護“母親湖”。
保護“湖中”生物安全
“我錯了,我不該抱有僥幸心理,在禁漁期及禁漁區域捕魚,這是違法行為,希望大家以我為戒?!苯衲?月,由宿松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案件在宿松縣法院公開宣判,庭審現場,被告人陳某某懺悔道。
今年4月,陳某某在某水域使用背負式電魚器非法捕撈水產品。經監管部門認定陳某某捕撈的方式屬于禁用方法,捕魚的水域屬于禁漁區且系禁漁期。宿松縣檢察院經審查,于今年7月依法提起公訴。
近年來,宿松縣檢察院著力推進行刑雙向銜接,一方面,加強對行政主管部門執法監督力度,2022年以來,建議行政機關移送涉湖非法捕撈案件10件,堅決杜絕“以罰代刑”“有罪不糾”。另一方面,規范落實行刑反向銜接工作,2022年以來,共辦理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案件50件115人,作相對不起訴處理的19件22人。在作出不起訴決定同時,向縣農業農村局送達《檢察意見書》,建議對相關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同時,建議行政機關與其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挽回生態損失,助推非法捕撈“罰當其錯”。
保護“湖面”水體安全
“現在水邊石頭上的蟲卵少了很多了,之前看著密密麻麻嚇死人,感謝檢察機關幫忙督促治理?!焙吘用裢醮鬆斦f道。
今年5月,宿松縣檢察院干警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多處灌溉水源、農溝等地存在福壽螺蹤跡,因其可造成水體污染、水生農作物減產、威脅水生生物生存等嚴重危害,立即部署開展“福壽螺”防治專項巡查活動,向有關單位發出檢察建議7件,督促開展福壽螺治理工作,治“?!狈赖湣?/p>
今年來,該院針對沿江沿湖濕地保護核心區違規養殖問題發出檢察建議3件,推動問題整改及生態修復。緊盯中央及省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對涉及的30余家企業污染問題進行“回頭看”,確保整改到位。關注縣域禁捕退捕、非法采砂等突出問題,追償生態修復費用200余萬元,起到辦好一案、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有效保護了大湖沿線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
保護“湖邊”文物安全
宿松,古稱“松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小孤山在宿松縣復興鎮境內,孤峰獨聳,屹立江心,素有“海門第一關”“長江天柱”“江上蓬萊”之美稱。
“小孤山現尚存歷朝歷代石刻29處,真實地記錄了小孤山秀麗的風光和人物活動歷史……”“這里有元代俞瀚題書‘海門第一關’和‘啟秀寺’,明代興獻帝所題書的古詩一章和嘉靖敕建的御詩碑……”宿松縣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負責人張劍琴對轄區內的文物情況如數家珍。
為文物拂去塵埃,讓其重現風貌,宿松縣檢察院一直在路上。今年以來,該院對大湖區域內的小孤山石刻、朱書墓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開展巡查,重點摸排文物安全保護措施不全、文物建筑結構破損等安全隱患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件,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同向發力、依法履職,增強文物保護法治觀念,讓承載燦爛文明的歷史文物在新時代展現靚麗光彩。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