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山水繪新篇 生態振興筑夢宿松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宿松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發掘詩意山水,以環境筑夢、產業賦能、文化鑄魂推進生態振興,建設美麗宿松。
環境筑夢。碧水清波繞舍流,清風拂面滌塵憂,整治山河換新貌,綠滿人間春意稠。近年來,宿松縣建成189個中心村、88個自然村污水處理工程,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91.12%,改廁模式入選安徽省典型模式名單,千嶺鄉毛壩行政村毛壩中心村榮獲安慶市2021-2022年度“十佳”中心村稱號,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垃圾分類試點有序鋪開。2023年榮獲“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稱號。推進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4.21%,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0.4%。主要農作物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化肥、農藥利用率達42.5%,農藥包裝廢棄物、廢棄農膜回收率達83%、84%。
產業賦能。綠野千疇興產業,青山萬壑富家園,生態和諧生金玉,共繪藍圖展錦篇。近年來,宿松縣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新增產值超億元龍頭企業2家,抓好“兩茶一漁”等特色產業發展,春茶種植面積3.72萬畝、生產干毛茶645噸、產值2.32億元,2024年新增稻蝦綜合種養面積4萬畝,小龍蝦增產3000噸以上,獲評“2023年度安徽省農業特色產業10強縣”。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目前在營家庭農場184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227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推動品牌建設升級,“宿松香芽”被評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品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營業收入達到7.38億元。
文化鑄魂。天人合一共長歌,心凈如水映山河,生態文明千秋業,盛世繁華萬代和。近年來,宿松縣持續加強農村生態文明、鄉風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鄉村振興夜校、最美婆媳等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喪事簡辦,平均辦喪天數從6.96天降至2.81天,2023年榮獲安慶市“移風易俗工作先進縣”。推進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完成“送戲進萬村”185場、農村公益數字電影下鄉2223場,利用農家書屋開展讀書分享、黨史學習教育、農技培訓等主題系列活動25余場次。開展生態文明理念宣傳,通過“5·22生物多樣性日”“6·5環境日”“8·15生態日”等一系列生態文明宣傳活動,生態文明知識全面普及,綠色低碳生活逐漸成為時尚。舉辦“百姓明星送歡樂”系列區域文化活動、四季村晚、文旅藝術節、“大地歡歌 美好安徽”全省鄉村文化年等活動,展現宿松風韻,形成“美麗宿松,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通訊員 張彪)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