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建、治、管”著力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
宿松融媒訊 為進一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宿松縣“建、治、管”并舉,著力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
穩步“建”。宿松縣以農村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為抓手,打通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橫向聯系,構建縱橫貫通的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整合相關項目資金,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銜接美麗鄉村建設、鄉鎮政府駐地污水治理、精品村建設資金約6045.32萬元,完成3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24個行政村農村環境整治、3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和21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2024年銜接資金約3521.09萬元,計劃完成21個行政村農村污水治理和18個農村環境整治任務,目前污水處理設施已全部動工建設,2024年底農村污水治理率預計達到32%。
分類“治”。積極推進現有設施聯合運行,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資源化利用率,推進“集中+分散”總體治理思路,建設“改廁+污水”教學示范點,召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場培訓會。推動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排查,摸排集中污水設施31個,完善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監管清單,解決管網破損、泄露、堵塞等情況30余處,在整改修復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鄉鎮政府駐地管網延伸約50km,新增接戶4000余戶,進一步推動污水處理設施發揮效益。
長效“管”。對于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指導鄉鎮建立健全“四化”管護機制,制定農村廁所及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要求,寫入村規民約,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美麗庭院創建等活動,暢通群眾問題舉報和信息反饋渠道,提高群眾參與度。對于鄉鎮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每年投入運維資金約400萬元,每季度開展運維督查考核,定期進行水質監測、管網排查等,以水質、管網運維等指標為導向進行績效考核,壓實運維單位主體責任。(通訊員 張彪)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