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災情”來襲 民警越是艱險越向前
宿松融媒訊 近日,持續十余天的強降雨導致地處長江北岸的復興鎮多處發生災情、險情,轄區復興派出所全體黨員、民警、輔警以“汛”為令,逆雨而行,全力以赴奮戰在搶險救災、救助被困群眾、排查防汛風險隱患、護航防汛秩序一線,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責任擔當,書寫出了新時代基層人民警察的精神風貌。
2024年7月2日早晨,復興鎮再次遭遇一場持續3個多小時的強降雨天氣,降雨量每小時達到80毫米以上,導致境內多個區域及路段發生內澇,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安全生產和人們的安全出行。復興派出所全體黨員、民警、輔警分頭出擊,第一時間出現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緊要關頭。
6時3分,該所接到復興社區孤山路居民王某求助,稱其家里大院被淹。此時,屋外依然下著傾盆大雨。民警張文龍帶領4名同事迅速驅車趕到現場,透過雨簾,張文龍發現從各個方向匯集的雨水形成的一條激流,通過院門洶涌地流入劉某家的院內,導致院內積水達到20厘米深,若不及時堵住涌入院內的激流,王某家的一樓隨時會出現被淹的可能。張文龍和同事冒雨將十幾條蛇皮袋裝上沙子,在院門口筑起一道半米多高的護壩。在成功堵住激流后,他們又輪流用塑料盆,將院內的積水舀到護壩外面,使王某家得以轉危為安。
7時9分,復興派出所臨江產業園為企服務警務室駐點執勤民警張志接到華陽河水廠負責人求助,稱廠里兩名維修工被困在同馬大堤外面的長江取水點回不來,急需營救。經現場觀察,張志發現,該取水點設立在一條鐵皮浮船上,距離同馬大堤岸邊200米遠。因江面風浪太大,鐵皮浮船和兩維修工乘坐的鐵皮小船在波濤中搖擺不定,加之天上依然下著暴雨,給營救工作帶來很大難度。見此,張志立即與駐守在附近的漁政執法人員取得聯系,通過調派汽艇,順利將兩維修工營救上岸。
在張志和同事成功營救兩維修工結束時,臨近產業園告急,園內明星路、緯三路、港口路的部分路段均發生內澇,最深處積水超出1米,坐落在積水嚴重路段的保利寵物有限公司和億博園區3家企業的一樓地面均被淹。張志和同事顧不上歇息,一邊組織輔警、江淮義警協助遇災企業轉移被困設備和物資,一邊安排人員在該三條公路內澇路段的入口處設立禁行警示牌,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繞行,并通過該所“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廣泛發布禁行信息。經過連續三個小時的奮戰,遇災企業的設備和物資都及時予以轉移,使企業損失降到最低點。
出生于2000年的劉澤文,是復興派出所年齡最小的民警,在此次搶險救災中,他一點也不示“弱”,處處沖鋒在前。14時許,復興派出所接到群眾求助:一輛轎車拋錨在高屯社區高屯組路段的積水里。劉澤文和同事趕到現場發現拋錨轎車根本無法啟動,且被困的區域積水達70厘米深后,他急忙通過電話叫來一輛拖車,主動脫掉雨靴,赤腳上陣,涉水協助轎車司機,將纜繩系在拋錨轎車的車身上,成功將拋錨轎車拖離。
拋錨轎車雖然被拖離了,但對于劉澤文和同事來說,守護該路段救助群眾的工作尚未結束。原來,該路段是高屯社區最低洼處,降落到周邊居民區的雨水最終都要經過或多或少的時間排放到這里,從而形成持續時間較長的內澇。為此,劉澤文和同事駐守在該路段兩頭,隨時接受群眾求助,及時勸阻過往車輛和行人。經過兩個小時的駐守,積水終于退去。期間,劉澤文和同事共勸離車輛100臺次,救助群眾30人次。
救助內澇區域群眾,只是汛期以來復興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全力投入防汛搶險救災工作的一個縮影。復興派出所所長葉小青介紹說,復興鎮前臨長江,后倚大官湖、黃湖,地勢低平,歷來是全縣防汛搶險救災的重點鄉鎮,長江同馬大堤在境內長達33公里,在風景名勝小孤山的山腳下,有27個臨時商戶和住戶,每到汛期,商戶和住戶的駐地就會被暴漲的江水淹掉,為此所有商戶和住戶都要趕在江水臨近警戒線前轉移。2024年6月26日,長江小孤山段水位逼近警戒線,復興派出所迅速出動全所警力,協助屬地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幫助小孤山山上啟秀寺僧人和山下商戶、住戶在27日之前全部安全轉移。與此同時,成立由2名民警、4名輔警組成的搶險救災小分隊,實行動態勤務模式,每天采取車巡與步巡相結合方式,圍繞長江同馬大堤復興鎮段開展覆蓋式巡查,隨時接受群眾求助,24小時護航防汛秩序,及時制止長江水域非法垂釣行為和擅自打撈、撿拾長江漂浮物行為;及時配合屬地黨委政府和駐扎長江同馬大堤的22個防汛工棚人員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并聯合開展同馬大堤管涌排查工作。
越是艱險越向前。據了解,自2024年6月26日投入防汛搶險救災工作以來,復興派出所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積極協助屬地黨委政府共轉移遇災、遇險群眾106人次,救助群眾120人次,及時處置各類突發事件21起,排查消除防汛隱患17處,用實際行動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堅實“堤壩”。(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