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這里的普法亮“典”紛呈
宿松融媒訊 連日來,宿松縣司法局、宿松縣律師行業黨委、宿松縣律師協會組織普法志愿者、黨員律師開展民法典主題宣傳活動,讓冰冷的法律條文轉化成溫暖的語言表達,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典”亮鄉村,賦能基層治理。實施鄉村治理,基層是主戰場,關鍵在于鄉村干部。聚焦提升鄉村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能力,結合“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5個律師事務所和23個司法所保持互聯互通,重點針對農村干部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普法志愿者、黨員律師、法律顧問因地制宜通過舉辦法治講座、法治宣講、法律咨詢、面對面答疑釋惑等方式,突出宣傳民法典關于農業農村農民的有關規定、鄉村振興促進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涉農重點法律法規,著力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結合宿松地域文化特色,創新做好“非遺+普法”文章,精心創作了一批法治文藝節目,法治民歌、反電詐文南詞、法治大鼓書、法治文南詞《常回家看看》等節目一經演出,收獲好評無數。非遺傳承人通過唱念做打的形式,將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表現出來,既源于實踐,又高于現實,唱出了法治松茲的好聲音,演出了法治松茲的好故事。
“典”亮校園,護航青春成長。法立于上,教弘于下。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普及法律知識不能缺席。縣各中小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如開展國旗下的講話、民法典主題班會、主題演講比賽、主題征文比賽、民法典黑板報、民法典書畫展等,讓民法典走進校園,學生們通過沉浸式體驗,深入學習感悟民法典。各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一般由縣人民法院干警、縣人民檢察院干警、當地派出所民警、當地司法行政干警、律師、普法志愿者等擔任)聞“典”而動,認真準備課件,紛紛走進校園,結合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圍繞民法典的基本內涵、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預防校園欺凌、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能力等相關法律知識進行普法教育。通過以案說法,生動詮釋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的意義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后果,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在遇到不法侵害時如何保護自己、幫助他人,將法治種子播撒在學生心中,照進千家萬戶,為青少年的成長保駕護航。
“典”亮企業,助力經濟發展。民法典不僅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還是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護身符”。新組建的親清·法務團隊由企業法律顧問+縣法學會會員+律師+公證員+普法志愿者+人民調解員+司法行政干警組成,根據企業“點單”要求,限時高效“接單”,立足民法典視角,結合企業法治需求,重點解讀民法典、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圍繞預防風險、解決糾紛等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并耐心解答企業職工關心的合同問題、婚姻家庭、遺囑繼承等方面的法律問題,進一步提升企業職工依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常態化開展“法律服務進萬企”“服務實體經濟律企攜手同行”等活動,推出企業出題、政府領題、律師答題的“特約式”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有關問題。2024年以來,共組織開展“法治體檢”32次,梳理法律風險點21個,提出意見建議30余條,解決法律問題20余件。(通訊員 楊香梅)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