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財政局:強化財政保障支持推進文化強縣
宿松融媒訊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宿松縣財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緊扣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積極統籌資金資源,切實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推動全縣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職能,積極探索多元投入方式,持續構建文化公共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將公共文化建設所需資金納入年初部門預算,支持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明顯提升,讓廣大群眾共享文化美餐,推動文旅融合發展。2023年,全縣宣傳事務及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共計1283萬元,較2022年增長8%,有力支持推動全縣文化事業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支持重點文化項目建設。加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保護,2023年安排120萬元推動文南詞、黃梅戲、斷絲弦鑼鼓、宿松民歌、程嶺大鼓書等傳統非遺文化活態傳承;支持建成二郎鎮宿松民歌展廳、長鋪鎮斷絲弦鑼鼓非遺展廳等特色場館20余處,好人館、鄉賢館、戲曲曲藝館等50余個;安排322萬元,深入實施“送戲進萬村”、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推進“15分鐘閱讀圈”建設,支持215個公共文化場館和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按照財政資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要求,將預算績效管理要求貫穿于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全過程,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效果。
全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依托縣域資源優勢,支持加快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展湖楓生態園、楓林半島水上樂園、白崖寨房車露營地等一批旅游新業態,延伸產業鏈條,壯大文化產業;開發古寨山鄉紅色之旅、生態茶旅休閑之旅、鄉村美食尋味之旅、星空露營騎行之旅等旅游線路9條,立足紅色文化資源稟賦,打造羅漢尖革命根據地、徐文藻烈士陵園等紅色旅游教育亮點;2023年,分三批投放文旅消費券160萬元,涵蓋餐飲、景區游覽、影院和民宿文旅企業,為文旅市場消費帶來了強勁動力;支持舉辦“宿松香芽”茶文化旅游藝術節、下倉龍舟賽、洲頭葡萄節等文旅融合活動等,持續豐富文化節慶活動,不斷激發文旅融合創造力。(通訊員 周俊 張琳)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