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疾控:披荊斬“疾”守護群眾健康
宿松融媒訊 一場新冠疫情,讓一群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群體漸漸被公眾熟悉,那就是“疾控人”。不過,新冠防控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今年10月,一個普通周日的夜間9時,在普通家庭即將各道晚安準備休息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小分隊緊急出動,前往疑似食源性疾病處置現場。食源性疾病是由醫療機構在診療過程中發現的由食物引起的有腹瀉、嘔吐等癥狀的疾病,具有類似臨床表現達2人及以上的須立即向縣衛健委和縣疾控中心報告,縣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后,須立即組織由流調、檢驗、消殺等人員組成的應急小分隊奔赴現場,以最快的速度流調溯源、采樣檢測,找準病因,切斷傳播途徑。類似的傳染病疫情時有發生,應急值守人員嚴守紀律,24小時待命,不敢有絲毫的松懈。
無“控”不入顯成果
“CDC”是疾控中心的英文縮寫,宿松疾控人用責任和堅守,詮釋著新的寓意:勇氣(Courage)、奉獻(Dedicate)和能力(Capacity)。
無“控”不入顯成果。近年來,宿松疾控狠抓業務能力提升,各科室以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擔當作為,勤勉工作,收獲了一串串豐收的果實。艾滋病隨訪檢測、病毒載量檢測完成率均超過98%;學校結核病預警及時響應率達95%以上,耐多藥高危人群篩查率達100%,相關工作經驗在《健康報》刊登。6類精神疾病患者規范管理率99.97%,規律服藥率98.51%,精神分裂癥規律服藥率98.75%,位列全省第一。高質量完成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和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監測任務,順利通過省復核驗收。在全省瘧原蟲鏡檢考核中,疾控中心名列前茅,獲得省通報表揚。4件科普作品在2023年安慶市健康科普大賽中榮獲獎項。深入學校開展口腔疾病綜合防治宣傳,為適齡兒童開展口腔健康檢查、涂氟、窩溝封閉等工作,并在《安慶日報》專題報道。扎實推進基本公共衛生工作,在2022年度全省績效評價中代表安慶市接受省檢,并獲得全省第四。累計接種新冠疫苗基礎免疫134.07萬劑,麻疹排除病例23例、疑似流腦1例、疑似乙腦2例、AEFI報告32例;處理水痘疫情10余起。審核食源性疾病報告病例762例;累計報告乙丙類傳染病3325例。超額完成手足口病病原學標本的送檢任務。
黨建引領顯作風
艾滋病、狂犬病、肺結核等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處置,飲用水質量監測,食品安全監測,慢性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跟蹤隨訪,疫苗接種等工作,都可以看到“疾控人”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全縣人民的健康撐起了“保護傘”。
黨建引領顯作風,健康衛士疾先鋒。每逢疫情發生,疾控中心總是第一時間全面響應、迅速集結,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迅速轉化為打贏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動力。
隊伍強不強,主要靠“頭羊”。中心班子成員主動擔當、奮戰一線,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此外,在流調溯源、信息保障、消毒指導、隔離督導、后勤服務等工作組上成立了多個臨時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明顯,有效增強了凝聚力和戰斗力。
疾控中心黨支部堅持把思想教育、學習教育放在首位,切實開展“對標滬蘇浙 衛健見行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嚴格執行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規范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結合工作職責、志愿服務,每月相對固定一天開展主題活動。
截至2023年10月底,該黨支部已經召開支委會13次,書記講黨課4次,黨員大會4次,集中學習研討18次,主題黨日活動10次。同時,積極推進以“健康衛士疾先鋒”為黨建品牌的創建工作,著力引領新時代疾控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業務精不精,關鍵在練兵。縣疾控中心狠抓單位效能建設,切實改變工作作風,壓實安全生產,樹牢安全意識,開展安全演練,切實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他們用精湛的防控技術和超強的執行力,筑起了堅實可靠的“堡壘”,構建了堅不可摧的防線,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建引領,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進一步提高,干事勁頭進一步提升,黨組織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為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起更多動能。”縣衛健委主要負責人說。
能力提升謀新篇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擔當。面對新時期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使命任務,宿松疾控人勇毅擔當,爭先實干,奮力開創疾控事業新局面。
加強隊伍建設。領導班子牢固樹立事業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的觀念,始終把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放在首位,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狠抓職工素質教育。疾控中心現有職工48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8名,本科及以上學歷40名,人員學歷職稱結構位居全省縣級疾控中心前列。2名專家入選安徽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6人加入省、市各類專業協會。
注重專業技能。以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為重點,健全疫情防控體系,強化應急隊伍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點傳染病傳播。實驗室獲省市監部門計量認證檢測項目共88項,涉及食品、生活飲用水、公共場所、職業衛生等領域。具備新冠、禽流感、流感、諾如等重點傳染病應急檢測能力,充分發揮疫情處置一錘定音作用;配強配齊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人員、設備,拓展粉塵、游離二氧化硅、苯、二甲苯等10余種職業危害因素檢測項目。實驗室參加國家、省、市級能力驗證均取得滿意結果。
抓實服務項目。結合工作職責積極開展“為民惠企爭模范”活動,通過開展疫苗有針對性的傳染病監測,在分析研究監測數據的基礎上,為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合理增配疫苗品種供應,探索疫苗臨床試驗研究。持續實施“書記領辦事項”項目,聯合教育部門、倡導社會參與“你我共同努力,共建無‘核’校園”,齊心協力在校園內構筑“結核防火墻”。(融媒體記者 司舜 通訊員 陳耀平)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