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法院集中學習交流《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
宿松融媒訊 10月10日,宿松縣人民法院召開十月份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會議由黨組書記、院長方勝主持。全體班子成員參加。各部門負責人列席。
會議集中學習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圍繞服務保障新發展格局,堅持能動司法理念,做好訴前引導、訴中釋明、判后答疑、息訴罷訪工作,提高司法能力、轉發司法作風,把人民群眾的感受融入到執法辦案中,聯系分管工作實際,交流了心得體會。
黨組書記、院長方勝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要求我們自覺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審判執行工作全過程。做實講政治、顧大局,厚植黨的執政根基。自覺主動將法院工作置于大局工作中統籌謀劃。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內外協同,多做引導工作,努力取得案件審理的更好效果。自覺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堅持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能動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解決在訴前。自覺主動將人民群眾切身感受融入執法辦案全過程。堅持能動司法,把握好“公正與效率”的辯證關系,以理度法、以法衡情,讓裁判符合人民群眾普遍的、樸素的感受。
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甘百松說,人民法院作為公正司法的主力軍,應該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要切實嚴格公正司法,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法院干警應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把互聯網司法新模式嵌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說理,用有溫度、有力量、有是非的新時代司法回應人民期待。
黨組成員、副院長吳學軍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堅持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相統一,深化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完善訴源治理機制,把非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加強訴前調解力量配置,加大對基層調解組織業務指導,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礎,引導更多糾紛在訴訟外解決,維護社會穩定。對進入司法渠道的,積極運用分流、調解、速裁、快審等改革機制,引導當事人選擇恰當方式化解糾紛,進一步優化糾紛解決機制。
副院長沈成莉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靠實干創造了輝煌的過去,還要靠實干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作為一名法官,必須要有“糾紛終結、舍我其誰”的擔當。法官辦案不僅要有把案子“結出去”的責任,更要有“定分止爭”的境界,主動化解矛盾糾紛,把本職工作融入社會治理創新。立案、審判、執行等各個環節,都要繃緊“案結事了”這根弦,不能“我判我的,你執行你的”,要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本環節、本程序,防止將矛盾上交下移。要及時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自己的“履職清單”,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推動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汪松濤說,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要做刻苦學習、銳意創新的模范,帶頭立足崗位、苦練本領、創先爭優,努力成為行業骨干。”作為黨員,要強化責任意識,激情干事創業,積極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堅持心中有責,不斷凝聚擔當作為的奮進力量。堅持真抓實干,以更加嚴實有效的工作舉措,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為法院發展貢獻力量。
黨組成員、駐院紀檢組組長羅鈞說,作為駐法院紀檢組的紀檢監察干部,我們要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強理論學習,筑牢政治忠誠,運用學習成果指導開展工作,鍛造過硬紀檢監察鐵軍。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以案為鑒,以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案例為活教材,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紀檢干部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沈家國說,我們作為一名法院干警,要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提升工作能力,改進工作作風,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改善工作作風,要力克“冷硬橫推”及消極執行、拖延執行、選擇性執行等現象,執行干警要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的理念,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積極擔當使命,想方設法為人民群眾實現司法裁判的合法權益。要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一方面要對規避執行、逃避執行、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依法采取強制措施,突出執行工作的強制性,另一方面依法審慎適用拘傳、拘留、失信懲戒、限制消費、限制出境等強制措施,確保強制措施的采取合法、必要、合理,避免強制措施濫用。在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對被執行人權益的影響,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通訊員 周靜)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