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高清在线观看www_伊人久久亚洲美女图片_中文字幕欧美国产_精品日产一区2区三区黄免费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熱點 > 部門 >正文

城區路燈全面升級 守護百姓“腳下安全”

【 字體:    稿件來源: 融媒體中心  作者: 司舜 方志遠   時間:2023-08-21 11:07:09   

  宿松融媒訊 在皖西南門戶宿松縣城,綿延數里的街燈像一條彩色的飄帶在向遠處伸展,顯得悠長而深邃,川流不息的車輛,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色餐飲遍布街頭巷尾,呈現出一派祥和而繁華的景象。

  最近幾年,宿松縣路燈所先后對城區主次道路48處路燈項目升級改造,更換LED路燈594套,節能燈20套,合計升級改造及新裝路燈614套。

  “現在大部分道路已經修補好了,路燈明亮、漂亮,無論是開車還是走路都更安全順暢,解決了出行中存在的隱患。”8月16日,居住在城郊的王先生說。

  道路不平、路燈不亮等問題關乎市民的“腳下安全”。路燈,是一座城的溫度。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趕烤”的余溫還未退場,柴米油鹽的里短家常就開始在老城小巷綿長,茶余飯后的“信步閑庭”輕嗅新城的芬芳。一支支路燈如同盞盞溫黃的老酒,慰藉白日的仆仆風塵。

  市井繁華,是川流不息的人群。為守護好這繁華背后的人間煙火,宿松路燈所想群眾之所想,用光的色彩、明暗結合“松茲皖韻?山城交匯?火樹銀花”的布局理念,以城市街道、綠化為載體,通過燈具等構成元素,反映宿松現代化綜合節點型新興城市的夜景照明環境,勾勒宿松縣城富有節奏和韻律的整體夜間意象,形成“一心兩帶、九廊多節點”的夜景照明結構,突顯“鐘靈毓秀、騰飛宿松”的特色。

  老城小巷,青磚黛瓦,掛壁路燈光影交錯間,一半是歷史,一半是故事。為留住“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溫存,努力追求“宿”事速辦,做到“社區吹哨,部門報道”,持續深挖松茲文化底蘊,積極解決老城區背街小巷夜晚出行的痛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強化宿松城市空間形態特征,彰顯宿松歷史風貌和地域特色文化,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城市發展的紅利。

  針對民東社區、光明社區等排查出的涉及路燈照明有關問題,路燈人火速現場踏勘,順利解決了康復巷、祝福巷、方家弄等城區末端支巷路燈照明問題。對聯盟村、大河村等縣城周圍的道路已逐步安裝新型LED路燈。打通城區亮化“最后一公里”,確保不留死角和盲區。讓老城小巷有聚攏的煙火,也有攤開的人間。

  城鄉接合部,一半城市煙火,一半田園詩意。宿松路燈所秉承“有路必有燈、有燈必須亮”的服務宗旨,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完善和提升城鎮開發邊界內夜景照明,提升夜景質量,同時結合宿松自身特色和發展實情,以城市現狀和建設規劃為基礎,對城鎮開發邊界內的道路景觀及市政公共設施等景觀元素進行照明規劃控制。持續推進景觀亮化工程建設,陸續安裝灌木射燈470盞、抱樹燈203盞,亮燈率98%。

  “以前的夜間,走在街道上,頭上的燈光隱隱約約,腳下的路若隱若現。不過現在好了,路燈不僅照亮了路,也照得我心里暖洋洋的。”家住民東社區的唐大姐說。

  臨近傍晚,在秀水河畔,81歲的張爺爺總會準時搬著一把小凳子,樂呵呵地坐到家門口,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一個習慣。老人坐在門口,是為了看護擺放在門外晾干的土盆坯子,不被走夜路的人或動物踩壞。而現在,門前有了路燈,老人借助明亮的燈光,還能干些力所能及的雜活兒。

  “這盞路燈可幫了大忙了。”兒子張先生說。事實上,這盞路燈當初并不在規劃之內。張爺爺家門前為何會裝上“額外”的燈?這也是路燈所主動踐行“為民解難、為黨分憂”工作理念的具體實踐。

  宿松縣路燈所堅持執行路燈報修和路燈巡查制度,不斷壓縮路燈故障修復時限,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因地制宜路實施燈精確調時,使路燈正常作息,及時適應氣節變換,做到路燈開、停時間恰到好處。

  “一盞路燈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它解決的卻是群眾實實在在的眼前難題。”宿松縣路燈所所長唐少華表示,要以辦實事的成效凝聚民心,以解難題的成果匯聚民力。(融媒體記者 司舜 通訊員 方志遠)

責任編輯:陶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