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網格化監管”助推瓜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宿松融媒訊 成片的巨峰葡萄成熟了,成片的夏黑葡萄也成熟了。自7月開園采摘葡萄以來,安徽金壩綠昇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所屬的3個葡萄種植合作社里,每天都能看到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讓公司負責人石衛東引以為豪的是,今年3個合作社出產的葡萄因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成功打入武漢、長沙、南昌、九江等地的水果市場和商超,每天出產的10萬斤新鮮葡萄都在當天銷售一空。
“有了綠色食品認證,我們金壩村出產的葡萄再也不愁銷售了,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了。”在石衛東看來,洲頭鄉“涇江源”牌金壩葡萄能夠取得今天的銷售前景,得益于縣農業農村局在農產品生產領域建立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監管和技術指導。
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余菽華介紹,為了能夠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縣農業農村局在相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在全縣各鄉鎮(街道)建立了農產品質量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監管體系,全縣各村(社區)協管員協助鄉鎮(街道)監管員做好屬地農產品生產領域的日常監管責任,負責督促從事農產品生產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嚴格按照標準的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操作。全縣各鄉(鎮、街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監管人員在農產品生產季節,每周須對屬地從事農產品生產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開展一次專項檢查,檢查是否建立生產記錄檔案,是否開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是否按照標準的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操作等。對檢查發現的管理不規范問題,當場責令立行立改。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相關部門成立專班,不定期深入全縣各鄉鎮街道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查和風險例行檢測工作,隨機抽查、隨機檢測新上市農產品;對檢測發現的問題,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理。
“三級網格化監管,就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三道防線;事實證明,在瓜果生產領域,三級網格化監管為推動瓜果產業的提質增效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葡萄、冬瓜的陸續上市,宿松縣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和鄉鎮(街道)質監站的監管員更加忙碌,隨時隨地到全縣各葡萄、冬瓜種植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指導科學安全使用投入品,做好生產記錄檔案等工作,隨機抽查、檢測上市的葡萄、冬瓜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在金壩村每一座葡萄種植基地的醒目位置,都能看到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在這里張貼的《禁限用農藥名錄》,時刻提醒著人們在葡萄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得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據了解,在“三級網格化”監管之下,洲頭鄉葡萄種植產業、匯口鎮冬瓜種植產業都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洲頭鄉金壩葡萄已形成夏黑、巨峰、陽光玫瑰、金手指四個主打品種,成功注冊“涇江源”商標,并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產品已打入周邊省市各大市場;金壩葡萄種植總面積達到3000畝,年出產新鮮葡萄1000萬斤以上,年創總產值8000余萬元。匯口鎮冬瓜產業經營模式由過去的冬瓜種植、銷售產業延伸到冬瓜蓉、冬瓜籽、冬瓜皮加工產業。目前,全鎮100畝以上冬瓜種植大戶已經發展到100戶,冬瓜蓉初加工企業也發展到4家,全鎮冬瓜種植總面積已經擴大到1.6萬畝。隨著冬瓜產業的不斷壯大,服務于冬瓜產業發展的第三產業也在蓬勃興起。截至目前,從事冬瓜運輸的專業車輛發展到100臺,從事冬瓜采摘的專業隊伍人數壯大到500余人,從事冬瓜經營的中間代理商發展到20人。2022年,匯口鎮共出產優質冬瓜4.3億斤,創產值1.4億元,為匯口鎮加快“產業強鎮”發展步伐注入了強大活力。
熊先軍是匯口鎮冬瓜種植大戶之一,經過4年的穩步發展,他嘗到了“三級網格化”監管為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帶來的甜頭,因為他生產的冬瓜產品已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使他在做大做強冬瓜產業鏈上更有底氣了,產品質量更能得到市場認可了。目前,他創辦的宿松縣軍祥才農業專業合作社已成為匯口鎮冬瓜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冬瓜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該合作社與該鎮30個農戶建立了冬瓜供銷合作關系,年收購冬瓜1萬噸,年加工冬瓜蓉1000噸。
瓜果飄香滿園芳,“三級網格化”監管助農忙。時下,正值葡萄、冬瓜采摘旺季,也是宿松縣農產品“三級網格化”監管包保工作人員最繁忙的時候,他們通過上門檢查、基地巡查、隨機抽查等工作措施,以實際行動投身農產品生產、銷售一線,助推全縣瓜果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通訊員 孫春旺 徐陸華)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