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監管為民 助企紓困”行風建設課題
宿松融媒訊 時下,宿松縣的建設工地上工程車往來穿梭,企業生產熱火朝天,一派“拼”的熱鬧氣象。
“最近施工進度怎么樣,有沒有遇到困難?”“工程推進中有沒有遇到吃拿卡要的情況?”宿松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干部帶著任務,一次又一次來到工程現場和企業車間,主動“上門”為紓困解難。
主動上門服務的背后,是市場監督管理系統干部將護航“拼經濟搞建設”作為當前重點內容的堅定決心和系列舉措,力促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抓思想 樹服務于管理中
行風之變,似春雷轟然作響,如疾雨滌蕩舊塵。今年以來,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大力推進行風建設三年攻堅專項行動,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全系統統一思想和行動,增強干部職工法治意識,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想問題、法治方式作決策,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處理問題。完善執法程序、規范辦案流程,落實輕罰免罰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等制度,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禁止了在執法中對經營主體采取以罰來推動工作、以懲來實施管理、以狠來樹立權威的簡單粗暴做法,牢固樹立服務于管理之前、服務于監管之中、服務于處罰之后的全過程、貫穿式的服務理念,引導企業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整改”轉變,全面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發展。
優流程 便捷服務暖民心
繼“一屏式注銷”“證照并銷”后,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又推出“個轉企”登記改革舉措,個體工商戶無需注銷、登記即可無縫轉型升級為企業,并保留原來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名稱字號和成立日期。截至目前,共辦理“一屏式注銷”562戶、“證照并銷”84戶,行政服務中心“個轉企”專窗接聽“個轉企”業務咨詢60余次,成功幫助全縣14家個體戶實現轉型升級,免費為企刻章1299戶,節省費用30萬余元。推進“兩書同送”信用修復機制,為失信經營主體修復信用1515家次。全面落實政務服務事項“全省一單”,實現市場監管政務事項一窗受理。打造窗口延伸服務及智慧化審批改革,逐步實現審批服務全程無人干擾。
建立適應本地區監管需要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機制,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雙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統籌實施差別化監管,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在“雙隨機”抽查中,對守信經營者抽查比例最低僅0.05%,對嚴重失信者抽查比例高達80%。
正行風 開展業務大練兵
年輕干部的學習成長如海綿汲水,如泥土塑型。宿松縣市場監管局把能力大比武作為加強全系統行風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缺什么、補什么,全面提升干部職工專業素養。有的放矢開展食品快檢技能比拼、行政執法案卷集中評比、藥安鄉村崗位大練兵等工作,召開藥品安全系列、12315投訴舉報處理業務提升、新聞宣傳工作、行政執法業務等培訓會,累計培訓人員204人次,著力培養提筆能寫、開口能講、問策能對、遇事能辦的“四能干部”。
紓企困 打造營商環境優生態
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開展民生計量服務工作和計量服務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工作,優化計量檢定服務。今年以來,上門服務企業進行計量檢測110次,強制檢定申請備案120份,免費檢定各類計量器具400余臺(件),調試維修58臺(件),為企業節省費用20余萬元。
深入企業現場挖掘有價值專利,提升企業專利保護意識,保護企業發明創造成果,對發明專利申請及優先審查提供指導,增強發明專利授權量。今年1-7月份,已深入10個鄉鎮與企業開展座談,新增授權發明專利40件,同比增長21%。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推動政企銀擔合作,增強銀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貸能力,新增6家企業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250萬元。
行風建設無句號,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將繼續研究做好“監管為民 助企紓困”的行風建設大課題,建一流隊伍,育一流作風,創一流服務,爭一流發展,助推營商環境再優化。
“走出機關、走進企業,把問題找準、把情況摸透,讓各工業企業邁開步子、甩開膀子,全力以赴拼經濟。”宿松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著力打造效率更高、服務更優的營商環境,全系統采取“專班+專員”模式,緊盯項目議事決策、權力風險、招投標等關鍵環節,組建專班,選派專員駐點辦公、靠前服務,動態收集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企業運營困難、政企溝通不暢等問題,全力推動企業生產和項目推進再提速。(融媒體記者 司舜 通訊員 鮑佳玉)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