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忠:扎根基層三十二載 當好百姓貼心人
宿松融媒訊 他是一名有著18年黨齡的老黨員,從警32年來,一直扎根基層,堅守在最前沿,用心用情服務百姓,成為轄區百姓心中的知心人、貼心人,他就是宿松縣公安局華陽河派出所副所長唐正忠。
一臉笑容,說話親切。是唐正忠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正是憑借舉手投足的一點一滴,讓唐正忠所從事的窗口服務、社區警務等工作,干得有聲有色,并贏得轄區廣大百姓對他的認可和信任。
華陽河派出所管轄的華陽河農場是安徽省農墾規模最大的農場,坐落在宿松縣復興鎮與洲頭鄉之間,共有1.4萬常住人口。年過五旬的唐正忠,自1991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一直在華陽河派出所從事戶籍管理、服務工作,一干就是32個年頭。
“大媽,請喝水!”“大爺,您慢點走,路上注意安全!”“大叔,您放心,證件辦好后我就送給您。”笑臉相迎、親切稱呼、耐心解釋、及時辦理是唐正忠在戶籍窗口落實暖心服務的一種常態,也形成了一種工作習慣。時間一長,轄區群眾都樂意找他辦事,特別是轄區在外人員和留守人員。他曾為了避免轄區在外人員返家辦理戶口遷移證,主動幫他們代辦不說,還自己掏錢將辦好的遷移證郵寄給他們。
回憶往事,唐正忠一臉自豪。唐正忠說,華陽河農場居民來自五湖四海,30多年前,這里有30萬常住人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當地大量的居民外出務工,不少居民還將戶口遷移到外地,最多時一年遷出了600余人,而申請遷移戶口的人,基本都常年住在外地,為了幫他們節省往返的費用并能夠及時辦理到遷移證,他就根據他們郵寄來的準遷入證明等材料,幫他們代辦遷移證并郵寄給他們,事后他們都要把寄信件的錢給他,他堅決不同意,直到公安部開通網上辦理遷移戶口措施后,找他代辦戶口遷移手續的人員才沒有了。
在唐正忠看來,群眾樂意找他辦事,不只是信任他,是把他當成朋友了,他沒有理由不去幫助他們,更沒有理由不去好好工作,特別是每當聽到辦事群眾向他表示的感謝話語,一種職業的自豪感、榮譽感油然而生,這也是他堅持在戶籍崗位上干下去的原因之一。
“他對待每位百姓,都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無論大事小事,都力所能及地去幫助解決。”在同事劉靜眼里,唐正忠是位令人敬佩的人民警察。從事戶籍員工作32年來,上門給身體行動不便的群眾送身份證、戶口本等證件的“習慣”從未停止。2018年兼任華陽河派出所第一警務區的社區民警后,他還堅持利用入戶走訪、排查矛盾糾紛等機會,給轄區群眾開展送證上門服務,使群眾省去了去派出所領證帶來的麻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唐正忠用心用情服務群眾的行為,得到了轄區群眾的廣泛認可,由此同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為他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由耕地承包、農副產品銷售等引發的矛盾糾紛逐年增多。為了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他一方面向社會各界廣泛散發印制的《警民聯系卡》,發動群眾及時為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另一方面組織當地有威望、經驗足的黨員群眾,參與調解工作。
“他人品好、性格好,服務態度也好,工作踏實,全場的人都認可他。”年近八旬的何秀珠老人,對唐正忠一心為民的工作精神贊賞有加。她是唐正忠在華陽河農場的“鐵桿粉絲”之一,只要轄區發生了比較復雜的矛盾糾紛,她就會利用自己在當地德高望重的優勢,積極協助唐正忠進行化解。
自行車、警民聯系卡、工作日志是唐正忠從事社區警務工作的標配,自行車騎到哪里,服務群眾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向群眾散發警民聯系卡和了解社情民意的身影就出現在哪里。
在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同時,唐正忠還堅持加強業務學習和體育鍛煉,成功通過全國公安民警高級執法資格考試和國家一級籃球裁判資格考試,順利拿到國家一級籃球裁判證書,并被縣局提拔為華陽河派出所副所長。2022年又被縣局任命為華陽河派出所法制員,負責案件辦理、審核等工作。32年來,唐正忠參與處置的每一起警情、受理的每一起窗口業務、辦理的每一起案件,無一起被群眾投訴,多次獲得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全縣抗洪搶險先進個人、全縣優秀公務員等榮譽稱號。
“變化的是年齡,不變的是工作態度。”是華陽河派出所所長彭先東對唐正忠作為一名老黨員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的最中肯評價,也是唐正忠信守自己立下的“學最好的別人 做最好的自己”的最生動注腳。
如今,身兼戶籍員、社區民警、法制員“三職”的唐正忠,為做好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仍樂此不疲地前行著、忙碌著。(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