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綠有人護 林有人守
宿松融媒訊蒼翠的大山腳下,村莊、田野、公路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近年來,縣林業局以林長制為抓手,開展植樹造林,加強公益林保護,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打開手機里的“林掌”App,點擊“護林員巡護”,就這樣,柳坪鄉龍河村的護林員舒德青在他負責的山林,開啟一天的巡護工作。“一旦發現森林火情、病蟲害、盜砍濫伐等情況,只需在App里上傳圖片、視頻或語音,責任林長就能盡快處置。”柳坪鄉林業站長鄧子春說。
一天好幾個護林點,每天巡查8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作為一名生態護林員,自聘為生態護林員那一刻起,就把保護森林資源的責任拎在手上、放在心里、扛在肩上,一年四季堅守一線巡山護林,恪盡職守,從不間斷,是群眾公認的“守山人”,舒德青的護林腳步從未停歇,2021年度入選安徽省最美生態護林員。
像舒德青這樣被納入信息化平臺的生態護林員有1200多名。用智能化設備巡山護林,實時記錄巡山軌跡和發現的問題,正在成為宿松從源頭上保護林草資源、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的“標配”。
同為“標配”的,還有“一長三員”的新管理模式。為強化林長制基層基礎,實施網格化管理,宿松以鄉(鎮)、村(社區)為單位,整合人員、資金和責任片區,每個網格對應一名專職生態護林員,與技術員、警員和林長共同組成“一長三員”隊伍,進一步壓實管護責任,提升管護專業化水平。
從劃片分管的林長制試點,到基本建立上下銜接、職責明確的林長制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全面推行林長制是生態文明領域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宿松全面建立林長制的目標如期實現,各級林長護青守綠,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
得益于林長制的推動,宿松森林資源保護不斷提質增效,林地違法圖斑較2017年下降80%以上,連續3年未發生較大森林火災,森林受害率在0.3‰以下。未來,林長制將不斷完善,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生態護林員是基層管護的源頭和載體,他們長期以山為家,以林為伴,離山林最近,離人群卻很遠。雖然沒有驚人壯舉,但每一棵樹、每一片葉都記錄著他們的艱辛,他們在用實際行動捍衛著綠色家園,讓綠水青山永葆生機。”縣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程繼榮說。(融媒體記者 司舜 通訊員 項雷)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