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助推“網上警民議事廳”提質增效
宿松融媒訊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群眾路線走深走實,宿松縣公安局在全縣各派出所深入推進“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機制,以“微信群”為依托,探索建立“微信群+”工作模式,找準堵點“對癥下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打造新時代警民“連心橋”,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
“微信群+監督”讓網上警務更加常態化。法制部門民警每天負責牽頭將法制宣傳、提醒告知等信息,及時推送至“宿松網上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內,然后在群內的各派出所社區民警將該信息轉發至各自警務區的“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內。除此之外,政治處民警每周向“宿松網上警民議事廳”微信群推送不少于3條的弘揚正氣信息。這是宿松縣公安局“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專班民警的工作日常。今年9月份,該局從法制、政治處、治安等部門抽調民警成立“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專班,并連同全縣各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進駐由縣局政治處、治安部門共同牽頭設立的“宿松網上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全體專班民警負責通過該微信群每日向全縣社區民警推送法制宣傳、提醒告知、便民服務等七項工作任務,實時督促每個社區民警通過各自設立的警務區“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及時落實各項工作任務,使全縣“警民議事廳”微信群的運行工作形成常態化。
“微信群+巡查”讓網上警務更加規范化。每天上班第一時間通過“宿松網上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向全縣社區民警布置當天的工作任務;每天下班之前,又利用一個多小時時間,對全縣51個社區民警建立的警務區“警民議事廳”微信群開展巡查,巡查當日工作完成情況;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社區民警,及時督促其完成。這是10月份以來宿松縣“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專班民警吳期中每天的工作習慣。為確保建群民警充分發揮“警民議事廳”微信群的應用功能,宿松縣公安局成立由“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專班民警組成的網上巡查組,并建立日巡查、周調度工作機制,通過加強網上巡查,嚴防出現“規定動作”漏發、少發、不發等情形。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給縣局分管領導、所在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督促其當日任務當日完成,推動“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步入規范化軌道。
“微信群+治理”讓網上警務更加現代化。“我父親飼養的七只鵝,今天中午從家里走失了,價值1000多元。”10月24日14時許,千嶺派出所社區民警鄧亞軍對毛壩警務區“警民議事廳”微信群開展巡查中,突然看到名叫石某的成員在群內發布的一條信息。鄧亞軍立即與石某取得聯系。經核實,情況屬實。鄧亞軍迅速在群內發布信息,發動群內成員幫忙尋找。18時許,一位村民在群內發來信息,稱在該村樺術組發現了一群鵝。經查看,正是石某父親走失的七只鵝。9月份以來,鄧亞軍堅持利用建立的“警民議事廳”微信群開展矛盾糾紛化解、異常報告核查、治安巡邏防控等工作,特別是每周他都要通過提前在群內發布信息,組織十幾名成員針對轄區治安復雜區域分頭開展一次夜間巡邏,嚴防侵財類案件發生。鄧亞軍的做法只是全縣社區民警通過“警民議事廳”微信群開展工作的一個縮影。宿松縣公安局依托建立的兩級“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全面構建“一網統觀全局、一網統一指揮、一網統籌決策”的工作格局,既種好自留地、管好責任田,又唱好群英會、打好合力牌,從而實現社會治理多元行動主體功能的“乘法效應”,達到社會治理效能最大化目標。
“微信群+服務”讓網上警務更加便民化。以全縣社區民警設立的103個“警民議事廳”微信群為依托,全面落實法制宣傳、提醒告知、便民服務、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等為民服務項目,推動“微信群+服務”更加便民化,讓全縣廣大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派出所”就在家門口。在落實便民服務項目上,全縣社區民警每周都要在各自的“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內,轉發不少于3條便民政策信息,并及時答復群內成員的咨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情,把群眾對公安工作滿意度,作為做好“網上警民議事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到平安有保障、服務不缺位。截至目前,該局“警民議事廳”微信群成員共發展至3.1萬名,通過“警民議事廳”微信群開展法制宣傳2738次、提醒告知1835次、化解矛盾糾紛7起、便民服務1138次、弘揚正氣2108次、開展巡邏防控115次、抓獲犯罪嫌疑人1人,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