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堅持“七”管齊下 筑牢禁漁防線
宿松融媒訊 “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部署。宿松縣地處長江北岸,有63公里的長江岸線,以及由龍感湖、大官湖、黃湖等組成的華陽河湖群,水域面積達125萬畝。今年6月份以來,宿松縣公安局針對轄區禁捕水域面廣線長的現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打、防、管、控、宣等五項重點任務,通過明確牽頭領導、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壓實責任,明晰任務,形成上下齊動、警種聯動的全警“一盤棋”長江大保護工作格局,不斷完善“水上打、陸上管、市場查、餐飲督”的執法監管網絡,以零容忍的堅決態度、超常規的舉措手段,持續開展打擊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非法捕撈行動,徹底鏟斷非法捕撈、運輸、銷售的產業利益鏈。
2020年以來,宿松縣公安局在漁政、水利等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共偵辦非法捕撈刑事案件42起,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53人,移送起訴判刑42人,打掉“捕運銷”一條龍非法捕撈產業鏈團伙5個;移交非法捕撈行政案件46起,行政處罰52人;查獲漁獲物2300斤、非法捕撈工具620余件。長江禁漁打處工作績效位居全市公安機關首位。
堅持開展專項工作“管”。緊密結合省市縣當前正在深入開展的強基固本“4+N”攻堅行動、打擊整治“沙霸”“礦霸”等自然資源領域黑惡犯罪專項行動、平安安慶建設百日攻堅行動,依托在長江泵船設立的長江水域聯合執法基地,及時開展聯合打擊非法捕撈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同時,積極配合農業農村、市監部門整治規范漁具、釣具銷售市場、水產品交易市場。
堅持整合外部資源“管”。牽頭建立皖鄂贛長江水域打擊非法捕撈同步巡查聯合執法行動機制,并同江西彭澤縣公安局水上分局簽訂省際邊界水域警務協作協議,全面整合皖鄂贛水上執法力量,著力實現“交界水域無盲點、禁捕監管無邊界、執法打擊無死角”的禁漁工作目標。截至目前,共開展省際邊界聯合巡查行動5次。
堅持組建執法專班“管”。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緊盯打擊非法捕撈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領域,積極牽頭組織成立長江禁捕、打擊非法采礦兩個聯合執法專班,集中優勢力量,全面落實涉漁涉礦線索摸排、核查、宣傳、打擊等工作機制,實行專項工作每月一調度,在沿江臨湖鄉鎮全面形成禁捕退捕高壓嚴管態勢,確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現“六無四清”目標。
堅持加強聯勤聯動“管”。全面推進“一河(湖)一警長”工作機制的全面落實,進一步明確沿江臨湖屬地派出所所長為河(湖)警長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職責,不斷完善打擊非法捕撈聯勤聯動工作機制,適時組織沿江臨湖屬地派出所開展打擊非法捕撈聯勤聯動專項整治行動,對各種非法捕撈行為形成強有力震懾,有效維護禁捕水域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堅持借助雪亮工程“管”。積極聯合農業農村局創新“長江十年禁漁”防控措施,借助雪亮工程,在沿江沿湖岸線設置安裝光電雷達監控點11處,同時對內湖水域開展視頻點位實地勘查確認布點100余處,并全部接入天網系統,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一體化防控體系,通過加強網上巡查,對各類涉漁違法犯罪活動實現精準打擊。
堅持清理“三無”船舶“管”。嚴格落實“漁民上岸”工程,積極配合農業農村局、應急管理局和沿江臨湖鄉鎮黨委政府加強對“三無”船舶的清理整治,切實做到對“三無”船舶應拆盡拆,并做好封存管理工作,確保禁漁期無一例利用“三無”船舶進行非法捕撈的行為發生。
堅持加大宣傳力度“管”。緊抓宣傳教育力度不放松,依托新媒體平臺,循環展播該縣精心制作的長江保護大型公益紀錄片《我家在黃湖》和打擊非法捕撈典型案例;通過在沿江沿湖岸線安裝巨幅禁漁宣傳牌、懸掛標語和集中公開銷毀網具等宣傳方式,大力營造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濃厚氛圍,助推《長江保護法》的實施,確保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楊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