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司法局巧用“加減乘除法” 做好法治惠民文章
宿松融媒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縣司法局努力將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融入主責主業,巧用“加減乘除法”做好法治惠民文章。
做好線上線下的“加法”,增強普法宣傳力度。“線上”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精準普法,開設“民法典直播間”,錄制方言版普法快板書,努力構建融“報、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法治傳播體系,讓普法宣傳“跑起來”。依托209個村居法律顧問微信工作群開展群眾法律咨詢“線上接診”,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做好群眾的“知心人”,搭建讓基層群眾安心、放心、暖心的“移動咨詢室”。“線下”以憲法、民法典為重點普法內容,結合3.8、3.15、4.15及長江大保護法治宣傳月、民法典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利用普法講習所、普法夜校、村村通和普法大篷車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法律六進”、普法宣傳“四季行”“典”亮四心工程等活動。針對重點對象開啟地攤普法、上門送法、坐診聊法等新模式,開辟“普法郵路”,精準派送“法治包裹”2萬余份。
做好形式距離的“減法”,優化服務程序。梳理出17個縣直單位的233項證明事項,15個縣直單位的111項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出臺《宿松縣司法局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對部分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為申請人提供便利。出臺《關于在“四送一服”專項行動中組織開展“法律服務進萬企”活動的實施方案》,組織律師服務團赴企業開展“法治體檢”,為企業發展“把脈問診”,開好“法治藥方”。遠程探視延伸觸角,簡化申請程序,新增10個基層司法所遠程視頻會見設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與監獄服刑人員的高效優質會見,全面貫徹“只跑一次”和便民的原則,截至6月底,全縣共新申請遠程探視234例,已探視198例。
做好法律服務的“乘法”,提升惠民質效。在基層司法所、公證處、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窗口提供公共法律服務事項延時辦理、一窗辦理、上門辦理等服務,法律援助降檻擴面,推行“零距離”服務,今年共辦理法援案件545件,解答咨詢262件,其中涉及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62件,涉及金額36.9萬余元。公證處辦理法援案件18件,免費解答法律咨詢301人次,多次為年邁體弱公證申請人上門辦證。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開展“常態化、高效化、規范化”人民調解工作,創新人民調解聯合調、上門調和視頻調三大舉措,開啟矛盾糾紛“速調速結”模式,截至目前,我縣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處矛盾糾紛4033件,協議涉及金額達兩千多萬元,其中婚姻家庭糾紛451件,道路交通事故糾紛324件。
做好違法行為的“除法”,優化法治環境。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把執法監督融入日常執法活動,對我縣長江水域及湖區重點水域2個鄉鎮共4個重點場所開展行政執法落實情況督查,并開展禁捕退捕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和相關矛盾糾紛化解排查。開展安置幫教大排查、大整治、大防控工作,對幫教期內安置幫教對象實行拉網式走訪。開展社區矯正安全隱患排查,建立社區矯正重大隱患清單制度,建立風險、目標、措施、責任、時限五清單,對重點社區矯正對象實施電子設備實時監管,并實行“二級包案”制,全面加強重點人員管控工作,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通訊員 劉苗)
責任編輯:融媒體中心 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