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司法局:以法之名 護“未”成長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縣司法局、縣法宣辦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切實為未成年人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切實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在我縣落細落實、落地生效。
普法宣傳“實時在線”

筑牢“第一課堂”。發揮課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確保教材、師資、課時、經費“四落實”。把普法宣傳融入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創新課后學法兩分鐘、法潤校園行等普法品牌,常態化開展防溺水、食品安全、環境保護、交通安全、禁毒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送法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

豐富“第二課堂”。搭建課外實踐平臺,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開展課外法治教育活動,以“憲法日”“民法典宣傳月”重要時間節點以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契機,組織全縣中小學校學生開展“模擬法庭”、舉辦法治講座、法治情景劇表演、觀看法治電教片等活動,使廣大青少年逐步樹立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觀念,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今年5月,該局開展“法治護航·法潤成長”主題活動,通過體驗式學法模式培育身邊的“法娃”,并不斷擴散“法娃”效應,全面推動青少年普法“蒲公英”工程。
拓展“第三課堂”。拓展社會護“未”行動覆蓋面,縣法宣辦充分發揮統籌、協調、指導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職能作用,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廣泛動員各級各部門開展未成年人保障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充分發揮公檢法司等部門的法律專業優勢,在全縣所有中小學建立了法治副校長制度,定期入校上法治課、開展專題講座和法律輔導。此外,每年春秋兩季開學前后,動員各級調解組織會同教育、公安等部門,認真排查全縣中小學校內及周邊安全隱患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打造和諧校園周邊環境。

法律服務“可圈可點”
該局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婦聯工作站,積極辦理婦女兒童維權案件,22鄉鎮、公安、檢察、法院、人社等職能部門均已設立工作站,全縣法律援助工作站總數達到了38個,延伸了法律援助觸角,保障婦兒等困難群眾應援盡援。暢通“7821148”法律咨詢熱線電話,為婦女兒童提供及時、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認真辦理涉及婦女兒童繼承、遺囑、證據保全等各類公證,在法律柜架內向其傾斜。近年來,宿松縣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327件未成年人援助案件,接待涉及婦女兒童的咨詢959人次。按照“優先調處、重點幫扶、切實維權”的原則,認真開展涉及婚姻家庭、婦女兒童矛盾糾紛的排查工作,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法治保障“無懈可擊”
近七年,該局共接收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53人,解除44人,目前在冊9人,從制定個性化矯治方案、貼心化心理疏導到、社會化聯動幫教到人性化隱私保護,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管教育努力做到面面俱到。根據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心理特質和生活需求等特點,制定個性化矯正方案,全方位實施監督管理、普法和思想教育, 引導其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結合家庭與情感關懷,開展親情教育,組織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進行一對一心理咨詢,幫助其樹立改過自新的信心。注重社會力量聯動矯治,主動同鄉鎮、村(社區)、學校和團委、婦聯及社會志愿組織等協調對接,積極為其提供社會適應性幫扶和就業就學指導,開展公益志愿活動,引導其培養社會歸屬感與責任感。注重未成年人矯正對象隱私保護,始終堅持將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區分管理,堅持“不公開、不透露、三分開”原則,減輕未成年人心理負擔、弱化社會影響,引導其積極主動重新融入社會重啟人生。(通訊員 劉苗)
責任編輯:融媒體中心 汪媛
